三國:幽燕鐵騎踏天下 作品

第417章 劉虞身死,公孫瓚佔廣陽


                 與上谷郡這邊的熱鬧不同,此時的廣陽郡刺史府,氣氛卻有些不太對勁。

  此時的公孫瓚,正跟劉虞怒目而視,兩人好像正在爭吵。

  “劉虞!這就是你平日裡口口聲聲說的懷柔政策?你懷的什麼?懷在哪?

  鮮卑騎兵大舉南下,整個右北平哀嚎一片,被奪走的錢財糧食就算了,可是人呢?

  你可知道,這次被鮮卑殺害、擄走的百姓加起來足有五六千人!那些被擄走的大多都是年輕女子。

  她們到了鮮卑會面臨怎樣的境地,你這個幽州刺史不會不知道吧?

  平日裡你口口聲聲說要懷柔,說要親和異族,結果呢?就換來了這個?!”

  劉虞面色蒼白的看著公孫瓚,忍著怒火聽著公孫瓚的發洩。

  他知道,這件事情確實是跟他有關,但也不全是他劉虞的過錯。

  誰能想到,這段時間一支洽談不錯的鮮卑,會突然南下劫掠呢?

  不過公孫瓚的意思,是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他的身上,這劉虞能忍?

  “公孫瓚!汝休要在這出言汙衊於我!我之懷柔政策,雖然收效緩慢,但卻是長治久安之計。

  只要我們用錢財、糧食跟鮮卑人進行交易,換取他們的牲畜、皮毛等物資,雙方通商之後,必然會徹底解決南下劫掠之事。

  草原人南下,無非就是為了糧食而已,只因為他們的牛羊在嚴冬會死傷大片,來年害怕糧食不夠,這才會南下劫掠。

  若是可以用這些死掉的牛羊跟我們兌換成糧食以及其他物資,既可以解決糧食危機,又不用大動干戈,豈不是兩全其美?

  大漢人口眾多,那些凍死的牛羊可以售賣到幽州乃至冀州等地。

  我們賺取了錢財,而且免受異族入侵之苦,而鮮卑也得到了糧食,免受百姓餓死之苦。

  如此兩全之策,難道不是上策?難道不該懷柔嗎!”

  公孫瓚面露冷笑,一副你沒救了的模樣看著劉虞。

  “劉虞啊劉虞,敬你是漢室宗親,再加上你多年來做出的政績,本來我對你還是頗為敬重的。

  但是此時看來,汝也不過是一腐儒爾!

  你之懷柔政策,應對烏桓或許可行,但是應對鮮卑,那是萬萬不可能!

  烏桓人口稀少,面積也只有幽州以北之地而已,他們沒有能力與大漢徹底對立。

  就如同你方才所言,若是可以解決自己部落的糧食問題,那自然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但問題是,鮮卑不是烏桓!他們已經統一了整個北方,你知道整個北方大草原有多大嗎?

  其面積廣袤無垠,甚至超過了大漢的國土面積!

  如此廣闊的生存面積,鮮卑要不了多久人口就會急劇增長,少則十幾二十年,多則四五十年,鮮卑大軍必會南下!

  你以為鮮卑人看上的只是幽州的糧食?你錯了,他們要的是整個幽州,乃至整個大漢!

  你所謂的懷柔政策,簡直就是在養虎為患!待這隻虎崽子長大了,第一個咬死的就是你!

  若是幽州依舊掌控在你的手裡,那你就是大漢覆滅的根源!你是整個大漢的罪人!!!”

  說到最後這句話的時候,公孫瓚是直接怒吼出來的。

  不要說此時房間內的其他人了,就算是劉虞,此時也是面色鉅變,顯然在思考公孫瓚話中的真實性。

  思來想去,劉虞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情。

  那就是公孫瓚的話,有極大可能是真的!

  不怕北方異族強大,就怕北方異族統一。

  原本的北方草原,南匈奴、北匈奴、烏桓、鮮卑、甚至在大東面還有個夫餘跟高句麗。

  這些勢力錯綜複雜,互相之間制衡著,誰也不敢輕易動手。

  但是現在不同了,北方草原被統一,南北匈奴已經不存在,烏桓也已經南下歸附,整個北方草原就是鮮卑的天下。

  一個統一了的北方異族有多可怕?

  想想漢朝建立之初的大匈奴就知道了。

  一想到自己可能要見證下一個大匈奴的誕生,劉虞就覺得自己渾身冒冷汗。

  公孫瓚看到劉虞的模樣,自然知道方才這些話起到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