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年代 作品

第278章 1947-278. 西伯利亞. 大竹森也

  這個事情還是遲田從蘇聯看守那裡聽到的,日本人也和中國人一樣,說俄語不順口,於是日本戰俘私下裡也叫這裡是四站了。

  在四站修路的戰俘不只是日本關東軍的戰俘,還有些據說是原來在滿鐵工作過的日本人,還有一百多個德國戰俘。

  德國戰俘身高力大,但幹起活來卻比那些守紀律,善於組織分工的日本戰俘差了很多。蘇聯人不會優待戰俘,伙食標準和生活待遇都是按照戰俘們的勞動成果來定的。原本在戰俘營裡食物就很缺乏,這樣一來,德國戰俘就更加吃不飽,餓極了話,就衝到日本戰俘這裡搶奪食物,於是雙方的群體互毆就成了常有的事。蘇聯人解決這類互毆的方式簡單粗暴,一頓棍棒沒頭沒腦地招呼過去後,把挑事兒的拉出來,當著所有人的面槍斃。

  大竹森也作為戰俘裡唯一的醫生,幸運地被免去了苦役的差事,他居然還有了一個小小的房間做診室。

  有一次治好了一個蘇聯軍官胃痛的老毛病後,軍官很開心,見到大竹森也的眼鏡鏡片快碎成渣了,便抱了十幾副眼鏡過來讓大竹森也自己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