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忘初心


                 吳昭寫完最後一個字,然後放下手中的筆,將寫滿了字的絹帛遞給袁熙。

  她解釋道:“這是妾這些日子蒐集,認為可以用作啟蒙的書目。”

  “北新城的府裡,還有阿父的一些典籍,如今不在身邊,妾只能憑記憶默寫了一些。”

  袁熙看著絹帛上的字體,嘆道:“辛苦你了,這幾日我便找人,蒐集這些書籍,並多謄寫幾份。”

  吳昭擔心道:“公子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識字以及典籍,都掌握在少數士人手裡,要啟蒙教學,傳於平民,絕非數年內所能成事。”

  袁熙點頭道:“我知道,除非傳播的手段和途徑,能有突破性的改變。”

  吳昭好奇道:“公子指的是?”

  袁熙舉起絹帛,“一是寫字的材料。”

  “竹簡笨重,絹帛靡貴,需要找便宜的東西代替,比如紙張。”

  吳昭點頭道:“蔡侯紙倒是輕便,但製作起來頗為麻煩,需要十幾道工序,更消耗人工。”

  “如今天下大亂,人多有吃不起飯餓死的,許多工匠被迫改行,謀生種地去了,所以這些年市面上的紙張反倒少了。”

  “而且紙張容易損毀,重要文字,還是訴諸竹帛,所以士族對紙張也有牴觸。”

  袁熙點頭,知道吳昭說的確是事實,紙張也有許多不便之處,直到晉朝葛洪發明了防蛀防潮的黃麻紙後,紙才真正為士族所接受。

  一件東西從發明到實用,是許多相關技術積累的過程,一環扣一環,一處掉了鏈子,整條環節便會止步不前。

  就像造紙一樣,雖然東漢就已經出現了,但歷經漢末戰亂,三國相爭,直到魏晉南北朝恢復經濟,紙張才大規模生產,開始面向平民百姓。

  受此影響,魏晉時期書法繪畫才開始興盛,湧現了一大批書法家和畫家。

  想要保證技術進步,就要保證領地內的生產力進步,想要保證生產力,就要保證領地內的局勢安定。

  而保證這些的前提,就是擁有能保護自己的力量。

  而各種技術越進步,保護自己的力量就越強,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所以治理一地,需要統籌的東西實在太多,絕非袁熙一人所能完成。

  人才,還是人才。

  袁熙深刻領會到了為什麼人才是就是生產力,為什麼治理天下離不開擁有知識的士族。

  千百年來的難題,豈是他一人所能解決,只能盡力罷了。

  他開口道:“紙張雖然不好保存,但用來啟蒙是足夠了。”

  “幽州不缺資源,就看將來能招攬多少人才。”

  “我想辦法從青州冀州挖人,用錢糧官位,去招納工匠,廣收學徒。”

  “學徒只要認識數百字,便能在所學專長出發揮更大作用。”

  “這其中記載技術的紙張書籍是個關鍵,書籍越多,能同時學習的人也越多。”

  “我會讓甄家大量購買造紙材料,用來改進造紙技術。”

  吳昭擔心道:“但是找人抄寫,也是很麻煩的。”

  袁熙笑道:“別急,這也有辦法。”

  他略略說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笑道:“啟蒙書籍用雕版印刷足矣,只要有紙,一天印幾百張不成問題,這樣的話,便能大量生產書籍。”

  吳昭聽了,眼睛發亮:“公子這想法,實在是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