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 作品

第六十四章 虛虛實實


                 袁尚眼睛一轉,呵呵笑道:“二哥要是想在冀州做官,迎娶甄家女子,可是會有影響啊。”

  彼時漢庭封官,有籍貫迴避制度,上到刺史郡守,下到縣尉長吏,皆不能用本地人。

  到了東漢,便是三互法。

  其條款極其繁瑣,簡單來說,主要有兩點。

  一是官員戶籍不能是本地人,連妻族是本地的都不行。

  就像曹操是豫州沛國人,起兵和初期活動的地方卻是兗州,袁紹是豫州汝南人,卻到了冀州。

  二是異地迴避,荊州人做揚州刺史,揚州人做益州刺史,那麼益州人既不能做揚州刺史,也不能做荊州刺史,三個州之間循環迴避。

  尤其是第二條,和第一條結合後,導致很多州官員很難尋找。

  這固然有防止形成鄉黨的優點,但也導致了很多弊端。

  北方重要的產馬、產甲地幽州和冀州的長官久缺不補,合格的人太少,以至於只有兩州的人才可以挑選。

  但如今天下大亂,漢室衰微,諸侯佔據各州後,也提拔了一些當地士族任職,反正天高皇帝遠,誰也沒空管這些事情了。

  但對作為士族表率的袁氏來說,明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足的。

  袁尚這句話的隱含意思極為毒辣,袁熙要是想娶甄宓,必然要放棄冀州官職,成婚後就要趕快離開冀州。

  袁熙要是不娶甄宓,就是表明你有別的想法,你剛說了同意,這是要當眾反悔?

  這裡袁尚玩了個巧妙的話術,將袁熙奉袁紹之命成親,這件極為正常的事情,變成了讓袁熙進退兩難,怎麼說都不合適的局面。

  袁熙想明白袁尚用意後,心裡暗道自己這個三弟,一條計策,往往能達成好幾個目的,怪不得袁譚會頭痛。

  然而袁尚不知道的是,袁熙根本對冀州毫無興趣。

  至少目前是這樣。

  袁熙微微一笑,對袁尚道:“三弟說的是,我這次依照父親成婚後,便會離開冀州,返回幽州。”

  “畢竟幽州那邊,公孫瓚實力尚在。”

  “我此次回來,是想向父親借五千兵馬,全力攻打公孫瓚。”

  袁尚眼神一凝,罕見地沒有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