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倒提醒了喬薇。喝涼白開很麻煩,得先把水燒開再放涼。她早上醒過來桌上就有好幾缸子的涼白開,比昨天晚上多,所以應該是嚴磊一大早燒了水晾上才走的。




她去接了一壺水做在爐子上,仔細叮囑嚴湘:“別碰,爐子和水壺都很燙,別燙著。”




嚴湘乖巧地答應了。




喬薇回到書房裡,瞧了眼外頭自己玩的嚴湘。這種帶院子的房子就是好,院門一關,小孩在院子裡玩,大人從窗戶裡就能看到外面。也沒有危險,也不怕走丟。




喬薇從抽屜翻出一沓空白信紙,帶著部隊字頭的那種。鋼筆戳著腮幫子想了一會兒,動筆劃拉起來。




把自己的新生活需要考慮的一些事項整理了整理。




等劃拉完,抬頭看著窗戶外面。




好安靜,只有遠處知了在叫,沒有汽車的轟鳴聲。




嚴湘是非常安靜的孩子,他自己蹲在地上玩的時候不會像別的小孩那樣嘴裡碎碎念。他就安安靜靜地拿著一堆小石頭子在石板地上擺來擺去。




時間有種緩慢的流動感,彷彿什麼事都不必著急。




這個時代或許就該是這樣的——




幾間烏瓦平房,院裡一個小孩兒。




晾衣繩上的衣服被風吹得拂動。




她還有年輕健康的身體。




這一刻喬薇對眼前的生活感到極度的滿意——不忙著為碎銀幾兩奔波,也沒有病魔日夜催折,深夜數著樓道里護士的腳步聲,估算自己的生命什麼時候終止。




嚴湘抬頭看看太陽,站起來跑到窗戶根下,踮起腳扒住窗臺:“媽媽,我們中午吃什麼呀?”




“噢?幾點了?”喬薇噠噠噠走到客廳去看了一眼桌上的三五牌檯鐘,“十一點都過了呀。”




外面的水也燒開了,咕嘟咕嘟地。喬薇用抹布墊著手把燒水壺拎到小桌下面晾著,再用木凳擋住,以防孩子奔跑時碰著燙著。




鐵爐先蓋上悶著火,喬薇擼起袖子繫上圍裙準備做飯。




飯鍋是一個小小的圓形鋁鍋。淘了米之後,沒有電飯鍋的刻度和量杯,喬薇用了舉世皆知的中國人的手指大法——水沒過一個指節就可以。




說起來這還是她從國外的脫口秀節目上知道的。畢竟她從有記憶,家裡就用的是電飯鍋了。




飯鍋做在鑄鐵爐上。




菜用大鋁盆端到手壓井的池子裡洗。




井臺旁用磚頭砌了兩堵矮牆做成一個臺子,把切菜板搬過來往上一放,正好。就是幹這個使的。




此時交通不發達,物流不便利,農貿市場賣的菜都是本地產本地銷的,品相沒有後世那麼好看,但是特別新鮮。洗乾淨的菜從盆裡撈起來扔在案板上直接切了。




今天買的肉切了三分之一。




把菜端去廚房,開始接觸到了更不便利的事——廚房的土灶是燒柴的。




部隊的福利待遇裡除了糧油、日用品,還有“燃料”一項,每個月柴和煤配比著發。




因為有記憶,理論上喬薇是知道怎麼操作的,實際上動起手來特別生疏。




手忙腳亂地才把木柴引燃了。




嚴湘有點奇怪媽媽今天怎麼生個火這麼費勁。等火著起來,不用喬薇說,他就就過去拉起了風箱。




小小的娃娃,也就比風箱高一點。大人拉風箱手臂屈伸就行了,嚴湘得抱著把手,靠身體的力量往裡推,往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