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貢生 作品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半吊子的外交官

  “也是。”張周道,“在下想來,如何將此事洩露出去,以及接下來朝中該有如何的風聲,不用在下提醒了吧?”

  這次不用徐瓊回答,一旁的沈祿便笑道:“請奏納妃之事,在下便可親自提請。”

  徐瓊又瞄了沈祿一眼,似在怪責沈祿應承此事太早了。

  別人來說都還好,我們兩個都是受昌國夫人所託的,跟張家外戚還有裙帶關係,你到底有沒有立場?

  就不能找別人來提請?

  張周笑道:“是啊,這也是皇后的意思,畢竟皇后也不想給人留下善妒的印象,皇后為了大明江山的延續也一直都是有勸說陛下要多納妃的,往往是陛下認為此事不可操之過急,皇后可真乃是大明未來的希望。”

  徐瓊聞言不由皺眉。

  張周居然說皇后是大明的希望?這小子是怎麼想的?

  故意說反話呢?

  “那老夫也沒什麼可說的,秉寬,你還沒來過禮部,不如由老夫帶你各處走走……”

  “不必不必,以後有機會定然再來訪。”

  “請。”

  “請。”

  ……

  ……

  張周離開禮部。

  徐瓊和沈祿親自相送,來的時候徐瓊對張周態度還有些平和冷淡,但走的時候,徐瓊突然對張周就分外熱情起來。

  等人走了,二人回到內衙。

  徐瓊道:“張秉寬居心叵測啊。”

  “啊?”沈祿不明所以,問道,“這……這叫怎麼說的?這事……跟他有關係嗎?”

  在沈祿看來,皇帝在宮外找了女人,跟皇后商議納妃入宮的事,這與張周有何關聯?

  你老徐怎麼就說張周居心叵測?

  徐瓊冷冷道:“陛下的性子,你我都該清楚,要陛下想納妃的話,過去數年早就納了,何至於要等張秉寬出現之後再納妃?”

  “這……這也不能說就是張秉寬在背後搗鬼吧?皇后娘娘和張氏一族,對他也是很倚重的,他也不至於給自己挖坑吧?”沈祿倒像是個老好人。

  似乎沈祿完全不知道官場險惡一般。

  也是因為沈祿的出身,和他的地位並不相配,更多的時候沈祿是在充當一個朝中老滑頭的角色,穿梭在情與法之間,幫人說項多過於給朝廷辦事。

  但沈祿也沒得罪過誰,別人也不會刻意去與他交惡,就在於他身份特殊,而且很多關節非他去打通不可。

  徐瓊道:“你沒聽他說?陛下自己都無法去跟皇后談及納妃之事,由他去代為說項,隨後皇后便提出以此皇妃在宮外誕子之後才可入宮?”

  “這……這有何不妥嗎?”沈祿一直說話都不順暢。

  徐瓊嘆道:“如果一個皇嗣,誕生在宮外,身邊無什倚重,那時還不是被他張秉寬掌控在手?”

  “啊?”

  饒是沈祿覺得自己政治思維一流,他壓根就沒往這層面去想。

  但徐瓊卻是個明眼人。

  一看就知道,張周看似是在幫張皇后,讓宮外出生的孩子地位低下,無法跟嫡出的皇子相比,但其實這也是張周為了掌控宮外孩子所用的手段。

  沈祿隨即明白到什麼,急切問道:“老徐啊,你的意思是說,現在這母子……不對,是此女在張秉寬的掌控之中,所以他現在不急著讓此女入宮,而還要掌控在手,讓其逐漸對其倚重。他這可是腳踩兩隻船啊。他……圖什麼?”

  徐瓊反問道:“張周幾時踩過張家這條船?”

  “……”沈祿先是遲疑了一下,隨即才問道,“沒有嗎?壽寧侯和建昌伯,現在可都把他當左膀右臂,而且現在張氏一族,也靠他呢……”

  說到這裡,沈祿也啞然了。

  因為他也察覺到哪裡不對勁。

  徐瓊道:“張家二子,現在雖在九邊各鎮闖出一些名堂,卻遠離了朝堂,如今皇后想用人都只能儀仗於你我,甚至不惜聽張秉寬出謀劃策,你不覺得,張秉寬是別有目的?”

  沈祿好似有所忌憚一般,打個寒顫,搖搖頭道:“張家那倆不在京師才好,若在的話,遇到這種事,怕是要鬧到天翻地覆。”

  沈祿對張家兄弟的脾性是有了解的。

  如果換了以往沒有張周時,如果真遇到皇帝在宮外找了什麼女人,張皇后一定會想方設法通過她這兩個兄弟把人給謀害,至少也讓其的孩子保不住。

  張家兄弟可以不管不顧,但他沈祿卻不能如此。

  徐瓊道:“誰知道這一切又是否是張秉寬全盤計劃好的?張家二子,一人出征也罷,如今卻是二人都在外,卻在此時於外戚之事上橫生枝節。你知道此女是誰?她背景如何?”

  “這……這如何知曉?”沈祿苦笑。

  明明讓他們去放風,說皇帝要納妃。

  卻連此女是什麼身份來歷都不知曉,可以說連他們兩個知情人,都是被人矇在鼓裡。

  徐瓊無奈道:“正因如此,此事才更好像是他張秉寬一人所謀。這樣,你去見一下昌國夫人,將此事告知,若是想讓皇后回頭的話,也就只有今日一天的機會。至於旁的事……隨它吧!”

  徐瓊現在能盡到的義務,就是把事告知於金氏。

  至少讓金氏明白,你女兒有情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