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的卯金刀 作品

第三百零八章 遲到的陶侃

  正因如此,雖然士卒們並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自己看到蒙學體系裡的女老師都會不自覺的有種尊敬感覺,也非常期望把自己的妻子送入到蒙學體系中成為女先生。

  但士卒們非常清楚,自己的配偶如果是女先生,那哪怕自己犧牲,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能夠最大限度的繼承自己的撫卹,而不會莫名其妙的被人給黑掉。

  又加上這個時代識字的人真的不多,就更不要說女人了,所以女先生至少在劉泰這裡一直以來都是處於人手不足的狀態,只要是有識字的女人,基本上都能順利進去。

  這樣的情況下,凡是順利的攻破世家想結婚的戰卒,第一時間去劫掠女子,甚至有的會開口一句,“你識不識字”要是這女子回答不會,戰卒可是非常失望的。

  不過正是這樣的制度,這讓劉泰的軍隊對於劫掠世家的士氣相當高。

  幾乎所有士卒都把世家當做大禮包來看,因為只要攻下世家,所有士卒所能想到的資源,世家都會爆出來。

  這裡有財富與糧食,這裡有土地與知識,甚至這裡還能有幫助自己傳宗接代的女子。

  雖然劉泰用軍紀儘可能的約束了士卒們對百姓儘可能的良善,但同樣的,當士卒們面對世家時,劉泰麾下的士卒,基本上會對當地有名有姓的世家豪族造成毀滅性打擊。

  正因為有著士卒們盡心盡力的拼殺,把這片區域殺出了一片權利真空,劉泰才好順勢把這地方收歸到自己的手下。

  首先便建立府兵的軍府,軍政府這種東西,雖然在相對和平的歲月來說是不顧民生貪汙成性的代表,但在這種剛剛被奪取下來的區域,軍府的存在能很好安定當地百姓。

  尤其劉泰對軍政策,這種府兵營的建立,同樣也能最快把當地士卒吸納到自己體系中。

  當他們當了府兵,清楚知道自己身邊的戰卒是怎麼樣通過戰爭發財時,他們自然盯著長江對岸的晉廷躍躍欲試,恨不得自己過去狠狠的劫掠一把。

  不過,劉泰表示雖然自己不知道王敦都造反成功了,居然沒有推翻司馬氏自己當皇帝,自己的確是不理解世家的腦袋到底是怎麼想的。

  但劉泰就算用屁股去想,也能判斷得出,這樣的晉廷以後遲早還會出問題,等到晉廷下次出了事情自己再去佔佔便宜。

  所以,隨著跟苟晞的這戰終結,尤其徐州世家被自己順勢殺了一大片後,劉泰開始梳理徐州的管理體系。

  先把府兵體系順利建立,接著把科舉畢業的士子們調度過來或是當縣令或是當縣丞,先把基層的官僚體系給慢慢的填充起來。

  當然,至於更基層的就要看軍隊中有沒有什麼願意退役的士卒了。

  反正這個時候士卒們退役,至少也是兩百石的城門令,或者三百石的津令等等。

  都是一些看起來並不是非常起眼,但對底層來說,切切實實是基層實權職務。

  這些劉泰也必須要安排好,因為以後這徐州會成為對抗晉廷的前線。

  同時,自己雖然藉助這一次的戰爭,順手清理了一波當地的世家豪強,但因為社會慣性,當地的一些的百姓順勢發展,也是非常容易發展出新的世家與強豪的。

  所以,世家與強豪這種東西是根除不完的。

  別說在古代,就算是偉人一手格式化清理了華夏曆史堆積的屎山代碼,一手馬克思本土化為新華夏注入了新的軟件系統,但國家稍稍開放了私有化的口子,各種妖魔鬼怪還不是伴隨著資本翩翩起舞。

  所以,連偉人都沒有做到的事,劉泰也不指望自己能夠做到。

  自己所能做得就是儘可能改變遊戲規則,讓世家豪強哪怕是恢復,他們的面前也會有一種有一種的不同的對手。

  府兵體系,軍史體系,科舉體系……自己只是負責播下各種各樣體系的種子,以期待他們將來自己為了自己體系的發展而相互搏殺,而只有如此,底層的百姓才會有未來。

  至少劉泰不認為,單純的一個科舉體系一支獨大真的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