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三五一章 攻心為上!死要面子活受罪


                 截止3月10日凌晨,隨著陸戰一旅和三十八師的主力接連上岸,防禦島嶼北部的澳軍第6步兵師岌岌可危。

  皇家第3坦克團(營)接到了“配合步兵進行反攻”的命令,坦克兵們一邊罵罵咧咧一邊坐進了僅剩的十幾輛坦克中。

  當天早上開始下起了密集的大雨,雨勢大得堪稱磅礴,彷彿要把戰火的硝煙給洗滌乾淨似的。

  但等到中午11:32,在幾公里長的戰線上,近千澳軍士兵向早都穩住陣型的明軍發起了徒勞的反擊。

  炮擊接連不斷,落下的高爆彈中還夾雜著一些煙幕彈,只是東一個西一個非常零星。

  六輛A9型巡洋坦克和十三輛A10型在起先的時候勢如破竹,在被擊毀兩輛之後沖垮了三十八師一個隊的陣地,然後向縱深挺進。

  可後續跟進的澳軍卻和陣地中殘存的明軍官兵纏鬥在了一塊,一時間進退兩難。

  如果心急的話,在這種近接作戰中肯定又要吃不少虧,寥寥幾支湯姆遜衝鋒槍可比對方裝備的自動武器少得多。

  如果穩紮穩打地肅清陣地,那就喪失了突破時效性,對方可以從容地調遣預備隊前來增援。

  這也是近現代戰爭中比較有趣的一個現象——即使防禦方死傷慘重,但殘存的少量士兵如果意志堅定,仍然可以非常顯著的遲滯進攻方的行動。

  降雨量有所減小,但大雨仍舊給雙方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此起彼伏的槍聲和爆炸聲穿透了綿密的雨線,傳入這片戰場上每個人的耳中。

  己方援軍很快就到,這幫傢伙猖狂不了多久。

  明軍士兵們深知這一點,所以反倒更加興奮了,哪怕各自為戰也絲毫不懼。

  流淌出的鮮血會被雨水所沖淡,但是雨水無法稀釋胸中熱血!

  三十八師在這兒殘存的數十名官兵在茫茫大雨中奮勇拼殺,完全與兩個連隊的澳軍攪和成了一團。

  周長風在北岸一處丘陵上觀察著戰局,隨即命令道:“對中間地域實施攔阻射擊,別讓他們再增兵了。”

  “是!”

  “預備隊到位了沒?對面坦克和步兵都脫節了,快點發動反擊!”

  昨天一夜之間,陸軍第七工程旅成功修復了被炸斷的新柔長堤,在斷口處架設了八道鋼架,再鋪上鋼板,並以螺栓連接,使得大部隊可以更快速的前往島嶼。

  面對不知好歹主動找死的對手,部署於柔佛海峽對岸的野戰炮群毫不留情,測定完畢以後便開始以等速射轟擊澳軍與明軍陣地之間的區域。

  試圖增援的澳軍第18旅的三個連隊在匆匆行進的途中遭到了滅頂之災,接二連三落下的112㎜殺爆彈將他們炸得抱頭鼠竄。

  d連連長當場陣亡——他被一枚高速破片擊中了左眼,熾熱的破片最後從他的後腦勺處鑽出,卡在鋼盔內襯上。

  其餘的澳軍也沒好到哪去,幾支隊伍都被炮火炸得七零八落。

  而在混亂的前沿陣地之後,第3皇家坦克營迎面就撞上了前來增援的明軍第一戰車旅的兩個隊。

  就這樣,二十二輛明軍中型坦克和十七輛英軍巡洋坦克在大雨之中展開了多日未見的坦克戰。

  因為能見度較低,這場遭遇戰爆發時雙方相距不過區區五百米。

  鑑於雙方都能互相擊穿對方,所以明軍坦克分隊指揮官並不打算迂迴攻擊——佔據數量優勢,以多打少,集中火力盡快發射更多的炮彈才是王道!

  大部分明軍坦克成員都選擇使用穿爆彈,而非穿甲效果更好的風帽鈍頭穿甲彈。

  反正在這個距離上前者也能保證擊穿,那自然優先選擇後效更好的咯。

  “穿爆彈,兩發!”

  “穿爆彈兩發好!”

  “放!”

  各排的排長車先使用並列機槍發射曳光彈,向部下標記指定集火目標,接著才緩緩停車開火。

  接連幾發48㎜穿甲爆破彈擊中了中間的一輛A10型巡洋坦克,並不困難的鑽透了那30㎜厚的正面裝甲,成功穿入其內部。

  彈底引信觸發,隨即引爆了裝填的21g梯恩梯與特屈兒混合炸藥。在狹小的車體空間內爆炸,少量的炸藥也能極好的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