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二二六章 別樣的贈禮;襲擊!

  因為過於突然,以至於周長風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見他愣神,朱泠婧催促道:“問伱話呢,怎麼,還沒敲定?”

  “呃…春節之前吧,但是具體日子沒定。”

  “那就是明歲一月末?”

  “應該吧。”

  “你趕緊定下日期,然後告知諮政院禮堂。”朱泠婧看著有些不滿,淡淡道:“這就是我的贈禮了,如何?”

  諮政院的禮堂?

  在周長風的印象那兒通常是給朝廷官員們組織舉行一些儀式活動的,比如慶典和宴席;同時,每年兩次的諮政院會議落幕以後,也會那在那兒舉辦記者會,闡述會議的關鍵結果。

  至於正式的會議,則是在諮政院議事會堂。

  所以朱泠婧的意思是讓自己去諮政院禮堂舉辦婚禮?嘶,有沒有搞錯,那可是大明國會的專屬場所啊。

  光是想象一下那個場景就能讓人心潮澎湃,但相應的,這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

  “這…是不是有點太張揚、太高調了?”他問道:“以前有過先例嗎?”

  “自然沒有先例。”面帶譏誚神色朱泠婧反問道:“這難道不是殊榮麼?你這樣的人會擔心張揚?未免有些好笑。”

  “殿下,我其實想做一個低調的人。”周長風一本正經地回道。

  “這話,你自己信麼?”

  “……”

  對於朱泠婧而言,短短一年的工夫,周長風給她帶來的好處並不算少。

  也許資深和理智的大明學者會嚴謹務實地探究東西方文明的差異,但是尋常百姓和文人墨客一直以來都對西方人抱以輕蔑的態度,在他們看來,西方人不過是一群淺薄鄙陋的暴發戶而已。

  在國族主義大行其道的如今,自己國家的軍官在遙遠的大殺四方很顯然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教訓那些傢伙天然的站在道義的制高點。

  同時,考慮到此事如果深究的話的確會有不良影響,兵部的宣傳部門刻意將周長風的動機描述為“對在叛亂中不幸遇害的大明同胞深感憤慨,憎惡胡作非為的叛軍”,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愛國心理。

  這是公眾方面的影響,至於內部方面,周某人所帶回來的一些資料和基於其自身實戰經驗的報告都是頗有參考價值的。

  所謂一榮俱榮,朱泠婧自然也跟著沾光和獲益。

  實際上直至現在她才算是回本,起初委託海軍方面從禁軍那兒挖人,還有之後的晉升、調任等等,均是相當耗費政治資源的。

  至於這一次別出心裁的“贈禮”,她則是考慮到周某人似乎缺乏鍾愛的事物,因而決定了這樣一個必定能讓人記憶深刻的主意。

  這可是全大明首次在諮政院禮堂舉行婚禮,意義何其非凡?

  在周某人心裡,這種“贈禮”應該要比真金白銀、奇珍異寶那種膚淺的事物更加珍貴吧?

  “多謝殿下的好意了。”周長風很是誠摯地拱手道謝。

  “不過爾爾。”朱泠婧不以為意地回道,但是話剛一說出口她就有點後悔了,要知道為了辦成這件事,她跟諮政院那幫人交涉了許久,費了老大的勁。

  哎呀可惡,這傢伙不會真的就按字面意思理解吧?那樣的話豈不是覺著自己並不重視?

  就在她糾結的時候,思慮之後的周長風忽然開口了。

  “話說,我想入股一個造槍的小廠,但這會被彈劾,殿下你這裡有沒有其它辦法?”

  在聽完周長風對於他的想法的解釋以後,朱泠婧微微搖頭道:“我府下不經營這類。”

  寧祐公主府立府不過十年而已,跟那些興辦實業幾十年的勳貴們沒法比。

  底蘊幾無、家產不多,顯然玩不起重工業,所以公主府的投資都是一些輕工業和服務業,如服裝、飾品、酒店這些。

  她想了想,繼續說:“國朝律法明令官員本人及直系不應從商,你不是有姊親嗎?讓她們家代為入股便是,你有需求就傳個話。”

  反正也不是指望以之賺錢來發家致富的,只是實踐自己的想法罷了,不用擔心信任與否。

  “好了,該說正事了。”

  “嗯。”

  朱泠婧坐直了身子,頗為嚴肅地說道:“就在這兩天,有傳言稱‘奮進會’和‘青年勇越社’要搞大動作,針對朝廷官員與民間商賈襲擊、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