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二一三章 敲定戰車;突發天災


                 閱車無數的羅符不斷提出的一個又一個能讓常人一頭霧水的專業問題,迅捷公司的技術人員顯得胸有成竹,一一回答。

  少頃,心滿意足的羅符才從車底下爬了出來,雙手滿是塵土與黑乎乎的機油。

  他從旁邊拿起了一瓶農村土法燒酒,邊洗手邊說道:“至少啊,設計上我覺著蠻好,但究竟如何還得看實測,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事實上明軍的要求並不苛刻,一些大明權貴們雖然吹起牛來一個頂倆,但是本國實際水平有多高他們還是很清楚的,因而在重型卡車這方面首先要解決的是有無問題。

  迅捷公司試製的這型三軸、十輪、九噸重卡搭載搭載六缸柴油機,最大輸出功率110匹馬力,不過建議限制在100匹為佳。

  如果有重型拖車的話,它可以在裝運一輛三一式輕型坦克的情況下,再拖拽著裝運另一輛坦克的拖車,相當於一次轉移兩輛坦克。

  而用來運貨的話,其運力也堪稱強大,幾乎可以一個頂三。

  從中旬到月底,一連十幾天的時間,兩種坦克和重型卡車終於完成了全部的測定,數十名參與評估的軍官和技術人員也遞交了各自的評價和看法。

  最終,軍器局派來的幾名官員在綜合了軍隊和廠家的意見之後,敲定採納一型車,也就是揚越公司的設計。

  不過同樣也給予了一系列改進要求,包括:

  車體正面裝甲的傾角由50°改為60°以增大車內空間,等效厚度減小,作為補償,裝甲厚度由48㎜增加至64㎜。炮塔正面和炮盾保持64㎜不變;

  車長、炮長的視界不盡如人意,須儘量改善;

  連續行駛幾個小時之後,差速器和變速箱的工作可靠性下降明顯,須改進;

  油箱容量至少還要再擴大一成;

  彈藥架佈置不合理,裝彈員取炮彈時很不順手;

  主炮不採用三三式山炮,建議改為十三式80㎜野炮,酌情截短身管長度;

  十三式野炮是二十幾年的老東西了,但可謂老當益壯。雖然把三三式山炮換成這個老東西看似是退步,但穿甲深度近乎翻倍,而且庫存很多。

  三英寸級別的加農炮在如今這個時間段已顯雞肋——配到團級,不方便,差不多有一噸重;配到師級,威力又太小。

  故而明軍沒有再採購新炮,只是繼續留用一部分老炮。

  陸軍方面倒是難得爽快了一次,那位輜重兵少將應該是有權限在身,直接開口先預下了七十輛的訂單。

  單車採購價二十三萬圓,大概相當於夏筱詩這樣一名中學教師三千多個月的工資,而七十輛重型坦克一下子就去掉了一千六百多萬圓。

  而海軍方面雖然指派周長風與嚴辰武二人前來,但將軍們的意見卻不統一,之後要參考他倆的反饋再做決斷。

  “以我之見,定然是要的。”目光炯炯的嚴辰武說道:“雖然為了送它們上岸需要專門的大登陸艇,不過這些重戰車的效用一定極佳,哪怕只有寥寥幾輛,也能顯著幫助登陸部隊穩住陣腳。”

  周長風“嗯”了一聲,“我也是這麼想的,如實寫報告吧,如果上頭不樂意,咱們再想別的辦法。”

  所謂的“別的辦法”那就是走後門咯,周長風可以去找楊楨或許瞻洺,再不濟還能去找朱泠婧;而嚴辰武是東洋艦隊第一戰列艦隊總兵官嚴仲,嚴仲也算是能說得上話的大佬。

  七月三十日,周長風和羅符踏上了返程。

  由於萊州府和濟南府之間只有一條單向鐵路,還常常被軍列佔用,動不動就取消或推遲,所以鐵路公司乾脆就將這兒的班次減少到了五日一次。

  當晚他倆在濟南留宿到了寅時,然後摸黑登上了開往京城的火車,但這注定是一次非同尋常的行程。

  一個小時之後,濟南西南方向二百餘公里的曹州……

  彭樓鎮是一個與如今大明眾多內陸鄉鎮別無二致的地方,除了貫穿鎮子中間的主街道邊上每隔三十米立有一根塗著橙色油漆的電線杆之外,其餘的大部分地方還留存著古時候的風貌。

  天沒亮,距離卯時都還有半個時辰,慣於起早務農、上工的百姓們也大都沒有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