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一七三章 一年雙諾獎


                 試想倘若能在十八世紀、也就是歷史上的清朝乾隆年間就將之引入,結合中國民間的雄厚技術底蘊,幾十年的時機也足以開枝散葉了。

  當然,這太理想化,實際上會存在很多客觀因素影響這個進程,何況“科學體系”是後世總結出來的概念,當時哪兒知道它是什麼?

  由於正統性的緣故,後明對於民間思想文化的管控可以說是非常寬鬆的。

  但這個寬鬆並不同於天啟、崇禎年間王朝末年的腐朽、混亂、失控導致的寬鬆,而是一種“有序的寬鬆”。

  這頗受文人墨客的讚譽,同時因為人口的持續增長與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朝富有四海,無胡虜之亂、無倭寇之患、無廠衛之害,風氣常開,不拘言辭……」

  這種情況下,中西方的交流更加頻繁,各種書籍陸續流入,西學東漸的過程緩慢而綿長的持續了很久。

  儘管自然科學在大江南北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和同期的歐洲相比,只能說是涓涓細流和滾滾浪潮。

  朝廷和官府確實不禁止,可民間自發的推廣和傳播速度太過於緩慢了,缺乏推動力。

  自下而上的改革何其難也,君臣與百姓沒有上帝視角,他們不知道科學體系是什麼玩意,能在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起如此大的推動力,他們只知道有好東西的話,拿來仿造就行了。

  早在文宗皇帝在位的時候,就有英國商人帶來了蒸汽機的圖紙,並在廣州僱傭當地工匠打造了一臺,以此來討好巡撫和知府。

  不過人們也就看個新鮮,不拿它當回事。

  用機器代替人力?誰幹啊?後明有幾億人,人力比牲畜還要便宜,誰願意去用又貴又要維護的機器?

  而且官員們還要擔心機器代替人力以後的可怕後果——上千萬人的沒了活計,這麼多流民要是造反起義那也太恐怖了。

  英國才多少人口,圈地運動爆出來的流民壓根不夠看;後明這邊…搞不好就是幾十萬、上百萬,鑑於天啟、崇禎年間的教訓,沒人敢嘗試。

  這就體現出指路人的重要意義了,如果這個時間段的皇帝能夠未卜先知,完全可以嘗試提前開始根本上的改革——確立商業法律,從而孕育真正的資產階級,應用資本主義生產製度;同時對外移民削減內地人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