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一二一章 帝國最後的榮光?


                 晚餐過後,周長風與夏筱詩稍微散步了一小會便分開了。

  雖然置身事外的人可能不大能理解,但經過這段時間的生活,周長風卻已經能深切感受到如今大明方方面面的魔幻情況了。

  說現在的大明開放吧?不,其實不乏保守;說保守吧?也不盡然,因為在許多方面又很開放。

  在這個封建色彩殘存不少,又不得不順應時代扭扭捏捏地發展了幾十年的大明,可以說什麼魔幻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權力來源有兩個——第一是世襲的君主,背後是皇族勢力;第二是民眾的選舉產生的議會,背後是民眾,亦或是可以操縱民眾的勢力。

  顯然這兩大權力來源無法和睦相處,最終大勢必定會滑向其中的一個。比如德意志帝國雖有議會,但早早地就拋開了議會,基本上是德皇獨大。

  大清預備立憲時同樣準備搞二元君憲,然而他們卻並未認清形式——自從東南互保之後,大清朝廷已經是風雨飄搖了,勢力衰微,結果還天真的搞出個“皇族內閣”,可謂作死。

  當然,即使大清預備立憲識時務的妥協,成功立憲的大清同樣會在短時間內由“實君立憲”變成“虛君立憲”,畢竟當時的皇族與朝廷的勢力遠遠比不了氾濫的地方勢力。

  不過,後明的情況又有很大不同,與天啟、崇禎年間一樣,即使到了末期,後明朝廷仍然有一定的威信與勢力。

  如此,勢力之間勉強平衡,相互妥協以後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在二元君憲制下,大力發展、建設自然就會增強地方勢力,從而讓議會的影響力變大,如果放任不管,皇族勢力衰微,那麼遲早皇帝要退出權力中心,轉變為“虛君立憲”。

  甚至可能更進一步,直接邁入共和。

  而皇族勢力自然要設法反制,除了慣用的拉一派、打一派等一系列權術以外,大力壯大軍隊就成了重要手段之一。

  畢竟這都什麼年代了,不可能還靠著太監勢力來幫襯。

  如此可知,二元制君憲相當之不穩定,兩大勢力都會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努力,內鬥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