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九十八章 暗中相爭的明美


                 歐戰落下帷幕之後,德意志帝國在混亂的局面中蛻變,見勢不妙的英法立刻組織干涉軍試圖扼殺那啥,然而卻沒能成功,只得悻悻撤軍。

  且不考慮主場作戰的德國人佔有先天優勢,只看英法兩軍就知道這場干涉戰爭必敗無疑——血腥的歐洲剛結束,士兵們的厭戰情緒那麼高,誰樂意接著去送死啊?

  幾年後,列強們齊聚華盛頓,商討有關海軍軍備的限制,同時考慮重新對待亞洲秩序的態度。

  實際上歐戰結束後各大列強之間的競爭同樣激烈,美國人揚言要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計劃在五年之內,建造137艘大小軍艦;英國人也不甘示弱,表示哪怕花光最後一便士,也必須要保證海軍處在世界第一。

  不過美國人冠冕堂皇地表示,為了世界和平,必須要對各國的海軍力量進行明確規定,言下之意就要限制某些國家的海軍發展了。

  這個矛頭指向的自然是大明。

  大約二十年的發展已經讓大明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國家,即使她在許多方面都才剛起步,然而巨大的體量和龐大的人口總數讓老牌列強們不得不慎重對待。

  尤其是美國。

  追溯歷史的話,在十九世紀末,美國與西班牙的戰爭結束之後,後者被迫把菲律賓低價賣給了前者。

  也許當時的大明無力干涉二者的交易,可歐戰結束的時候卻不一樣了。

  菲律賓這塊地方豈能被美國人佔著?那幾乎相當於堵在家門口了啊。

  明美之間有關菲律賓的問題展開了前後持續十幾年的許多次談判,但是決心染指亞洲的美國人拒不讓步。

  如此一直拖拉到了華盛頓海軍會議時,雙方才打算確定這個問題,因而大明是以歐戰中立國的特殊身份參與會議的。

  條約草案中擬訂了美英中法意五國的海軍主力艦總噸位之比——美5.25:英5.25:中3.75:法1.75:意1.75。

  也是說英美可以擁有52.5萬噸的主力艦總噸位,法意則為17.5萬噸。

  法國與意大利倒是無所謂,法國的重點是陸地,而意大利則只需要維持地中海艦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