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八十四章 東拼西湊

  他的話音落下之後,杜光橋、沈瑜幾人面面相覷。

  特長?你這是在搞武林大會呢?

  一臉無語的杜光橋開口道:“周長官,雖說我大明能人異士不少,不過短時間內想尋到你所謂的這些人可不容易啊,況且這種有本事的人一般比較傲,很難請動他們。”

  “能找多少是多少吧,二十人一半也就十個,應該不難。”周長風想了想,沉吟道:“其餘十人就從軍中斥候單位裡邊挑,要那種軍齡至少四年的老兵……算了,這十人直接用我的兵吧。”

  隨後,眾人又討論了一下其它事情,比如最關鍵的時間期限。

  在場的都不傻,東拼西湊的隊伍是需要時間來磨合的,否則一群互不相認的傢伙們在一起能發揮多少本事?

  然而就時間上來說又應該是越早越好,因為拖得越久,柴國義就可能透露更多的信息;同時英國人也可能會將之轉移。

  因此,大家認為在簡單磨合之後就應立刻出發。

  英國人出於外交上的考慮並未將柴國義送回本土,這對於誅殺行動來說是好事。

  周長風對此不太能理解,但沈瑜卻不以為意。

  “就歷史而言,英荷結的樑子不少,然而在對待大明方面,二者卻是高度一致的。把那廝留在巴達維亞…興許是為了日後方便交換雙方被擒獲的特工。”

  外廠的特別監獄中關押著一些被逮捕的英國特工,這些人明面上的身份是外交人員,所以不會處決掉,而是要留著作為籌碼。

  這是大國們的默契——各國以外交人員為幌子的特工就算被逮捕也不會受傷害,而是會好吃好喝的供著,在交涉之後,選擇在第三方國家進行交換。

  和平時期嘛,蒐集情報歸蒐集情報,不至於玩命。

  當然,如果雙方開戰了,這一套慣例也就不存在了。

  中英上一次交換是四年前了,地點是在馬尼拉,而今似乎又快到時間了?

  在討論之後,大家就閃人了,各司其職。

  剛一返回駐地,周長風就令小李去傳令,選十個人參加一個特別任務,由他親自帶隊,存在風險,自願報名。

  對於班師後已經休整了一些日子的士兵們而言,他們在精神上已經鬆弛了下來,不過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卻很快充滿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