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六十三章 內閣議事


                 周長風的擔憂不無道理,雖然他對於古典歷史並不感興趣,但多少也對歷朝歷代有些許瞭解。

  在外交上以強硬著稱的大明雖然有“不和親、不賠款、不納貢”之譽,然而在他看來就是從宋朝的慫包之極端轉為了另一個極端。

  這一點是受民間風氣所裹挾的,明人不齒於宋之軟弱,縱觀大明三百年,即使是稍顯溫和的外交態度也會被文人墨客所反對。

  本身古典時代的外交手段就很少,無外乎納貢、稱臣、送質子、和親、禁止貿易這幾樣,而大明的政治正確又不允許它們出現,於是就只剩下戰爭一種選擇了。

  客觀看待的話,周長風認為這同樣稱不上合理,須知戰爭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無疑是最耗費資源的下策,許多時候完全可以用更少的代價達成目標。

  本國鼎盛時,如此強硬的外交態度倒還好,反而能鼓舞人心;但當本國衰落時,繼續這麼強硬就是在加速滅亡了。

  宋明二者之極端顯然是不可取的,磅礴的戰爭實力固然能振奮軍民,可這是“死勁”,而靈活的外交手段能起的則是四兩撥千斤之妙用,此曰“化勁”。

  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應用得當,方可於外交博弈中佔得上風。

  這一天的晌午時分,紫禁城,文華殿。

  追溯歷史的話,首創於永樂年間的內閣通常於文淵閣辦公理事,這個規矩在後明也一直沿用下來,因為文淵閣的位置和規制等級確實適合作為內閣大學士們的工作地點。

  不過在憲政之後,重組的內閣就搬到文華殿了。

  由於現代國家的政務數量遠超古代,所以內閣成員數量至少也有十幾人,空間有限的文淵閣因為還要負責藏書所以顯得有些擁擠。

  文華殿原本是用來講習經筵的地方,不過如今幾乎用不著,於是乾脆就搬到這兒了。

  雖然有「復設丞相,總管參畫機務;置內閣輔臣十二,共參機務。」之例,但內閣輔臣不一定是十二人,許多時候會稍多一些。

  與英國內閣成員們享有chancellor、minister、lord、secretary等稱號相近的是,大明的內閣輔臣們同樣沿用了從前的習慣,即額外加銜為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