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四十九章 形勢逆轉(下)

  “聽聽聽聽——”明軍進攻出發陣地的兩翼,十幾挺重機槍也在不斷開火,打空的彈殼的彈板同樣落得滿地都是。

  實際上,重機槍在執行掩護己方步兵衝擊的任務時,它們是會佈置在出發陣地的兩邊——如果說步兵進攻區域是一個等腰梯形,那麼重機槍就會佈置在下邊的兩角處。

  同時還要根據射表計算安全射界,在槍管旁插上射界限位杆,以防止左右偏轉過大而誤傷友軍。

  影視劇中“前邊步兵衝鋒、後邊機槍掃射掩護”的場面幾乎不會出現。至於被神話的“超越射擊”,那是極少情況下才會應用的特殊射擊方法,比如步兵衝擊路線途經一片低窪地時。

  【通常重機槍掩護進攻示意圖】

  偶爾有曳光彈打在坦克裝甲上被彈開,跳飛的曳光彈如同小刀劃破了漆黑的帷幕。

  英印第四炮兵營由於行動遲緩而被明軍搶得了先機,80㎜迫擊炮不間斷地向他們所處的炮兵陣地開火,一發接一發的炮彈致使他們被壓制的抬不起頭。

  4.5英寸榴彈炮被80㎜迫擊炮壓制得動彈不得?這實在是笑話一樣,將成為英印第四炮兵營抹不去的恥辱。

  現在,營屬80㎜迫擊炮集火壓制敵軍炮兵陣地,隊屬64㎜迫擊炮則分散支援己方部隊,不斷攻擊敵軍暴露的火力點。

  而現在,岌岌可危的英印軍似乎只能倚仗那些坦克了,因為土木掩體中的輕重機槍都被明軍的迫擊炮壓制得斷斷續續。

  然而這樣的狀況也持續不了多久了,旅屬戰防炮隊的兩個排即將加入戰鬥。

  四門三五式戰車防禦炮被炮兵們拖拽到了進攻出發陣地前方約三百米的位置上,然後以十五米間隔一字排開。

  “放列展開!”

  “三炮手,曳光彈!”

  “曳光彈,裝填!”

  “放!”

  一排一號炮被命令引導攻擊,於是炮兵們裝填了穿甲曳光彈以標記、指示目標。

  “轟!”炮口閃爍出耀眼的火光,一發25.6㎜穿甲曳光彈出膛,拖著明亮的尾跡飛出,但與遠處正在開火的敵軍坦克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