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載孫永祿 作品

三百零三章 波瀾

  許多人覺得,歸夫人似乎有些不知好歹。受了太后與周家的庇護,卻不知感恩,只知道挑剔自己生活中的不順心之處。她這態度也未免太理直氣壯了些。她憑什麼覺得,周家就該答應她的任何請求,否則便是苛待了吳家的遺孤呢?

  很多人都還記得逝世多年的吳周氏。當年鎮國公之父周老太爺英年陣亡,家族的領頭羊換成了三房的老太爺,長房一家子孤兒寡母的,失了頂樑柱,日子過得艱難。太夫人沒撐兩年就病倒了,是身為長女的吳周氏站出來支撐起了家業,帶大了幾個弟妹。她自然是無可挑剔的好女兒、好姐姐,只可惜嫁到京城書香門第的吳家之後,便再也沒回過長安。吳周氏去世的時候只有五十多歲,遠不如弟妹們長壽,生前的身體也不是很好,就是因為年輕時吃了太多苦的緣故。

  長安的人們很是懷念她,惋惜她死得太早,但又慶幸她死得夠早,不用遭遇焚府的大火,也不知道她的兒女後代都遇到了什麼慘事。她的孫輩有人能存活下來,大家都很高興,對吳珂吳瓊也頗為包容。別說他們目前還沒顯露出什麼缺點,就算他們有缺點,只要不是要緊的大毛病,都不算什麼,能平安長大就很好了。

  可是,如果歸夫人仗著是兩個孩子的長輩,仗著周家對老姑太太吳周氏的感情,總是提出過分的要求,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人們因周家而懷念老姑太太,可老姑太太的兒媳與孫輩,絕對不可能越過周家去!

  散席的時候,賓客們嘰嘰喳喳地議論著在鎮國公府的見聞,也把歸夫人的消息帶回了自己家,帶到了長安的市井街巷之中。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寄居在鎮國公府中的三個吳家人的生活與言行。他們仔細地觀察著這三位京城來客,暗暗在心中揣度著,吳家倖存者會給長安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海棠隨著祖父母、哥哥與謝、曹、陸三位長輩一道回了自己的家。路上,祖母馬氏還在馬車裡對丈夫海西崖小聲評論著歸夫人的所作所為:“……太心急了!額昨兒就聽你們說起過她的事,沒想到她比額想的還要蠢!想跟周家議親也沒啥,周家那麼多哥兒咧,哪個都是人才出眾、文武雙全的。她住下來,慢慢挑,慢慢跟人家爹孃套近乎,只要混熟了,說親便是水到渠成,她做甚要鬧得沸沸揚揚的,是想逼周家今兒就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