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盜墓筆記 作品

第31章 圓球

  這條地下河的流向是自西向東,我們走的也是這個方向,那個像蓄水池一樣的平臺現在已經看不見了,那麼重,估計是沉到河底了。

  期間路上我仔細思考過,說實話,還是想不通。那些粗壯的青銅鎖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知道一件事,西周時期青銅器的鑄造都是用的範線模具法,失蠟法那是很靠後了,青銅鎖鏈環環相扣,歷經兩千年不斷,在我的認知中,西周時期根本造不出來這種長度的青銅鎖鏈,因為工藝條件的限制。

  走著走著,水流越來越急,我們行走的小河岸也越來越窄,開始我兩還能並排走,到後來,擔心腳滑掉水裡,我和一顆痣改為了一前一後走,她在前,我在後。

  幸虧之前買的是高級的防水手電,這手電此時幫了大忙。

  前方有涼風吹來,我感覺到了。

  這是好事,我當時認為只要順著地下河一直往前走,肯定能順利的找到出口。

  “等等!”她忽然停下了腳步。

  “怎麼了紅姐?”

  “雲峰你看那是什麼東西?”她側過來身子,用手電照著前方。

  手電照明的範圍有限,距離有些遠,看不清,我只看到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圓形黑影,就像是一些圓球掛在洞頂。

  “這啥東西?”我也看不清楚。

  “小心點,走過去看看,”一顆痣扭頭叮囑了我一句。

  隨著距離拉進,這次我看清了.....

  是某種長條梯形狀的青銅器....

  這些青銅器前面,還用細一點的銅鎖鏈懸掛著很多圓泥球,完全看不懂這些東西是幹什麼的。

  一顆痣抬頭皺眉道:“雲峰,這些....像不像編鐘?”

  “編鐘?梯形的青銅編鐘?”我吃了一驚。

  聽她這麼一說,我越看越像。

  古代青銅器種類繁多,大概有34種,編鐘只是其中之一,後世人分類有圓編鐘,方編鐘,帽子編鐘,梯形編鐘等。

  飛蛾山下的地下巖洞上,為何懸掛了這麼一組數量龐大的青銅編鐘?編鐘前面的那些圓泥球是幹什麼用的?

  人們總是對一些未知食物感到好奇。

  “打一個下來看看,”一顆痣從邊上撿起來了一顆小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