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 作品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兩件大事

    等到王霄離去,大殿內頓時炸了鍋了,眾多的光頭們紛紛湧到姚崇身邊,七嘴八舌宛如幾百只鴨子一樣在他的耳畔呱呱呱呱。

    到了偏殿的王霄,端著茶杯傾聽著那邊的動靜。

    這種事情他不好親自動手,因為和尚們會寫故事來潑髒水,所以主刀的工作就交給姚崇去做。

    那邊的爭吵很激烈,各種口音的佛號連綿不絕。

    間或之中還有高喊‘你不怕下阿鼻地獄嗎’的叫嚷聲。

    姚崇那邊倒是沒什麼生氣的感覺,哪怕被幾百顆光頭給照的刺眼睛,哪怕被無數的口水所吞沒,他依舊是慢條斯理的說著事情。

    不過他雖然說話很輕聲,可態度方面卻是非常堅決。

    首先就是要求必須修整他們的高利dai業務,搞貸款可以但是利息絕對不能超出朝廷的規定範圍,否則的話就要以大唐律法來處置。

    這自然是讓大和尚們無法接受。

    他們通過高利dai不但能夠賺取大量的利潤,而且借錢給百姓們的時候,那是要有抵押品的。

    通常都是百姓們的田產,也有房屋甚至的妻女作為抵押。

    這其中尤其是田產至關重要,土地越多自然產出越多賺的越多。

    百姓們沒了田地的時候,他們再以慈悲的面孔出現,收留那些百姓們做農奴佃戶。這是這個時代最為賺錢的行業了。

    而且大唐的和尚們很多都是滿臉耶嘍之色,那叫一個渾濁不堪。

    這要是給百姓們能夠還得起利錢的機會,那他們還怎麼兼併土地,還怎麼親身去為女信徒們傳授佛法?

    面對眾多口吐芬芳,言辭激烈的大和尚們。姚崇不為所動,他慢吞吞的說起了第二件事情。

    “清查廟產!”

    大唐對於廟宇的監管其實是很嚴格的,廟宇能夠擁有多少田產來養活僧人,那都是有著嚴格規定。基本上是按照寺廟擁有度牒的數量來制定。

    但凡是有多出來的,那肯定不會被承認,是要被沒收的。

    一旦嚴格追究的話,甚至發放的度牒都會被收回。

    沒有了度牒,那就不是被大唐所承認的和尚。

    賦稅立馬就追上來,也不許去化緣,更加不許接受信徒們奉獻的香火錢。

    一旦傳揚佛法,還會被抓起來。

    所以說,度牒就是大唐僧人們的命門所在。

    比起之前限制高利dai來說,清查田產那就更是要了佛門的命了。

    大唐承平這麼多年下來,各處寺廟通過各種手段,主要是高利dai逼迫以及信徒捐獻得到的田產,簡直是難以計數。

    在這個生產力不高,科技也不發達的時代裡,田產就是一切的根基。

    哪家寺廟不是有大量超出朝廷規定數量的田產?真要是清查,那就全都要被收走。

    如果是之前限制高利dai是挖他們的骨頭,那現在清查田產就是在直接掏心挖肺!

    “為何不許?”

    姚崇微皺眉頭說“朝廷清查天下田畝乃是天經地義之事。爾等百般阻撓,莫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之事?”

    的確是有不可告人之事,可這事不能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