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開局撕毀回城調令 作品

第1579章:經費自理!

  宋文忠苦笑著搖了搖頭,隨後說道:“事情不能這麼算的...”

  話音未落,就聽周揚直接說道:“老宋,這事兒還真就得這麼算,不然的話,你這個部長就真心難當了!”

  “這話怎麼說?”

  “很簡單,從上面一再削減科研經費的舉動來看,這種情況短時間內是不會改變的,最起碼在經濟建設沒有取得突破性成就之前,科研經費是不太可能增加的。”

  接著周揚繼續說道:“再就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的收入再增加,但貨幣的購買力卻在逐漸的下降,也就是說錢會越來越不值錢,就算是上面給增加個三億五億,分到各個單位還不如前幾年那點錢耐花呢!”

  “長此以往的話,下面的科研院所的經費就會越來越匱乏,不滿的情緒也會逐漸的多了起來,你這個部長的日子也會越來越難。”

  宋文忠仔細琢磨著周揚這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想想自他上任之後,經費不足引發的爭議不斷,如果這事兒長時間得不到解決的話,不但會影響各單位科研項目的研發進度,還會影響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

  “那你的意思是?”

  “經費自理!”

  “自...自理?”

  “對,就像我們第十八研究院、遼瀋飛機廠、昌河飛機廠、西工大、哈工大、京城化工學院等單位這樣,雖然不要求所有科研單位的經費全部自理,最起碼要自理一大部分!”

  周揚很清楚,這是所有科研單位都要邁出的一步,全靠國家撥付科研經費,這是不現實的。

  拋開我國經濟實力不說,單單國內的科研機構實在是太多了,且這些機構院所都不賺錢,全靠國家的財政撥款,對國家財政來說負擔太重了。

  所以,後來國家才會對各個科研院所以及軍工單位進行改革,遼瀋飛機廠變成了沈飛,蓉城飛機廠變成了成飛,鹿城的一機廠和二機廠變成了北方兵器集團。

  改革的基本要求就是,這些單位政改企之後就要自謀出路,不能全靠國家財政支撐。

  而事實也證明,自謀出路之後這些單位都活的很好,且各有來錢的副業,比如說北方兵器集團除了造坦克和槍炮外,還生產卡車等民用產品,大名鼎鼎的北方奔馳重卡就是他們的產品。

  既然遲早都要這麼做,還不如早點邁出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