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開局撕毀回城調令 作品

第850章 :周揚的擔心!!

  然而現在隨著軍方、衛生部等部門的加入進來,商業部顯然已經失去了整個計劃的控制權,高層會不會在意他們之間的默契,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周揚倒不是說上面的領導目光短淺,殺雞取卵,而是眼下國內的經濟確實不太好。

  尤其是超高的財政赤字,已經到了令人瞠目結舌、觸目驚心的地步了。

  大家都知道,所謂財政赤字,實際上便是國家財政入不敷出,欠債了!

  然而,在過去的近三十年間,國家財政其實很少出現在財政赤字。

  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搞的是計劃經濟,而計劃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入量出”,就是我們的國家預算是根據國家預計收入來安排的,有多大能力辦多大的事兒。

  這樣一來,即便是略有超出也不會很嚴重,東挪西湊或者是勒緊一下褲腰帶也就捱過去了。

  但是最近幾年可就不同了,隨著我們同西方各國的關係大幅度的緩和,以賊鷹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們的經濟封鎖有多減弱,我們也有機會接觸甚至於購買西方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了。

  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四三方案,該方案原計劃在3至5年內從西方國家引進價值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之後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又追加了一批項目,計劃總額51.4億美元。

  總之這幾年趁著西方不在封鎖,我們一直是在向其他國家買買買!

  而這些技術和設備也不是買回來之後就沒事兒了,也不是放在哪裡看著,而是必須將這些技術設備利用起來,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服務。

  於是乎,在買買買的同時,我們也在全國範圍內開始大規模的投資建廠,並命令各個科研院所對這些買回來的西方技術設備進行各種研究。

  如此一來,國內投入到這方面的資金越來越過,財政赤字也越發的嚴重了。

  上面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事兒的嚴重性,於是便希望通過調整國家策略,來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

  因此在前年的時候上面就出臺新的計劃,準備國家預算內的基建投資在1975年要降為396億元,1976年再降為360億元,1977年再降至240億元。

  而施工的大中項目,要從1700個降到1000個以下。

  說白了就是要壓縮投資,減少支出,免得債臺高築。

  但是,實施的結果卻讓人有些無法接受,新計劃實施了快三年了,結果非但沒有減下來,投入的資金反而還有大幅度的增加了。

  財政赤字更加的嚴重了!

  無奈之下,就在今年的3月28日高層發佈了《關於堅決壓縮和嚴格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的請示報告》,提出要在1977年把社會集團購買力控制在100億—110億元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