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四章:洛氏在江東是什麼?

  有人說,再差的秩序也比沒有秩序好。

  這句話不算是完全對。

  許多混亂中蘊含著無窮的生機,宛如黎明前的黑暗,有無窮無盡的光明未來在等待著所有人,在這種時候,砸破那個舊秩序就是應當做的事,而不是永遠在舊秩序中沉淪下去。

  但這句話中的道理是通的。

  選官制度就算是有各種缺點,但這的確是一種明確的規範,而不是自由心證,這種改造是洛有之和蕭衍的重大貢獻,洛有之的諡號“文穆”,文就由此而來。

  洛顯之的升遷,的確是有些不合規矩,但洛顯之和蕭衍要做的本就是不守規矩的事,接下來有許多事都要二人去做,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而且洛顯之這個人,他和洛有之很不一樣,和大多數的江東洛氏子弟也不一樣,他屬於異類,思想上的異類。

  洛有之的執政手法,是典型的洛氏執政手法!

  這種執政手法是從姬昭就開始一脈相承的,就是一種主人翁意識,是一種無所顧忌的心態,在周王朝時期,面對周天子是這樣,漢王朝時面對漢天子也是這樣。

  無所畏懼。

  大不了我就回封地,皇帝難道還會殺我不成?

  洛顯之是第一個從這種夢幻光環中清醒過來的人,大概是得益於他頂級的權謀天賦吧,他在年少時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那就是現在的洛氏和之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主支遠在遼東,而且損失之慘重,只有族中才知道,至少百年內無法南顧以及回返中原。

  江東洛氏相當於沒了後路,如果還按照之前那種作風的話,一百年或者兩百年的時間,都足夠江東洛氏滅族幾次了,家族延續不能一直期望著遇到蕭衍這樣的君主啊。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本就在這方面有天賦的洛顯之,開始完美的將自己融合起來,開始重新尋找讓家族長存的方法。

  洛顯之找到了嗎?

  他伸開手,望著白皙的手掌,他這麼聰明,又怎麼會找不到呢?

  這世上所有的滅亡,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利令智昏!

  “一個頂級政治家族的覆滅,無論是兩個原因而已,來自政治上的危險,來自民間的危險。

  只要能夠在政治上始終保持安全,也就是保證權勢,一直在政治鬥爭中勝利,政治上的危險就會消失。

  至於民間的危險,自然便是無法活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但這方面的問題,只要洛氏能解決這類社會矛盾,不讓國中局勢崩壞到那種境地,小範圍內的造反不會波及到洛氏,而且洛氏只要能維持一個好名聲,就算是面對造反的百姓,也能大多數得到一個好結局。”

  這是洛顯之在無數個夜晚所得出的結論,除了這些,其餘的東西就不必多言,若真的局勢崩壞,到了需要逃亡時再說。

  ……

  對於這些如同雪花般的上奏,皇宮裡面很是安靜,至少在大多數人看來都很是安靜,二十年前群臣反對洛有之直接擔任丞相的時候,蕭衍可是狠狠地發洩一通,憤怒的聲音簡直要將屋頂都掀翻了。

  但此次卻這麼安靜。

  這種很是奇怪的場景在不少人看來,就是皇帝的一種默許,這很奇怪,皇帝一方面給了洛顯之榮耀,一方面又不禁止群臣的攻訐,這到底是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