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三章:求新求變

  他的腦海之中迅速的開始回想有關於洛景和洛氏的一切,然後陡然之間將思緒定在“獨夫”這個字眼上。

  這個詞語是素王帶到這個世間的,這個詞語幾乎說盡了洛氏對君主的態度。

  這個傳承了千年之久的家族,從未曾忘記過這一點。

  從高皇帝、孝惠皇帝、孝文皇帝,之所以洛氏出將入相,扶保大漢社稷,乃至於洛文王鞠躬盡瘁,是因為大漢得到了天命,是因為大漢代代明君,是因為大漢的君主都體恤天下百姓。

  現在東阿侯洛景問自己,就是想要知道,自己會是下一個體恤百姓的君主嗎?

  做了天子,做了皇帝,是為了諸夏的昌盛,為了天下的福祉,還是單純的為了自己的權力慾,單純的為了騎在天下人的頭上耀武揚威呢?

  劉徹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聲甚至響徹了整個大殿,他實在是喜歡這個問題。

  劉徹這個人的性格,某種程度上是很怪的,你可以說他好大喜功,但決不能說他是不顧百姓死活。

  很多昏君暴君是知道自己在做壞事,所以他不讓別人說,甚至搞出文字獄這種東西,這就是越害怕什麼,越反對什麼。

  但是劉徹不一樣,那些批評他的,都被他當成笑話來看待。

  因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麼,批評他的人,他只認為是眼光短淺,鼠目寸光之輩。

  洛景好奇問道:“陛下何故發笑?”

  “我笑那……”

  劉徹順嘴說道,然後陡然頓住,擺擺手朗聲道:“朕要讓大漢的東、南、西、北盡皆佈滿諸夏的列國。”

  洛景眼中閃過了讚賞的目光,劉徹聽懂了他話中的深意,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一個從藩王短短時間之內驟然成為皇帝的人,卻擁有這樣的政治嗅覺,只能說是天賦異稟。

  洛景靜靜地聽著。

  “朕要率領大漢的將士們,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朕要做素王以下,諸夏史上開疆拓土第一人,朕要帶著無上的功勳,在泰山之頂,向至高無上的素王祭告。”

  說完就緊緊地盯著洛景,他的戰略目標可以說和前幾代執政非常不同,但劉徹現在剛剛當上皇帝,意氣風發,還沒有遭遇過任何的挫折,他秉持著一個驕傲的理念,真正的皇帝,不屑於隱藏自己的政治目標。

  洛景微微作揖道:“您是諸夏的天子,大漢的皇帝,臣以為王侯公卿都應當臣服於您,這是符合道理的。”

  劉徹聞言滿眼都是振奮之色,只要洛景站在他這一邊,之後可以試探的餘地就大了許多。

  只聽洛景又道:“治國首重才,先帝建立太學,又從山東遷徙那些家學淵源的豪強,都是為了在關中聚攏人才。

  您想要用什麼樣的人才呢?

  您希望他們是什麼出身呢?

  您希望他們有什麼樣的能力呢?

  找到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您就掌握了一切。

  法家說君臣上下一日百戰,這是無能者的謬論,那些玩弄法術勢的國家都不得好死,您要謹記這一點。

  臣有一些門徒,還有一些姻親,在長安乃至於山東的郡國還算是能說得上話,您將要什麼,臣願意為您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