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霹靂中游諸天 作品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練氣士

  道者面目隱藏在斗笠之下,“貧道不才,受此莊莊主招待七日。自然要護住此地,你們給貧道一個面子,轉身離開吧。”

  此話一出,瞬間點燃這群白衣煉氣士的怒火。

  只見十數名白衣練氣士中的一名年輕煉氣士怒聲道:“喊你一聲道友,不過是敬你修為不俗,真以為我們怕你不成?”

  與北派的扶龍派不同,南海一眾煉氣士大都偏安一隅,孤懸海外不問蒼生問鬼神。

  即使是春秋國戰,也未影響他們半分。

  此次幽燕山莊之事,在他們眼中也過是天道循環之下的小事罷了。

  沒想到,卻因此被阻在這裡。

  這批練氣士或是背有一柄,或是數柄長短不一的符劍,或從歷代古籍記載仙人手上傳承下來的桃木劍,或是擁有千年歲月的青銅古劍,便是“新”劍,那也是以甲子計算。

  相傳練氣士修道之法獨樹一幟,專門在洞天福地百丈之上當空採集天雷,以秘術製成雷珠,一擲之下,威力巨大,當真如同平地開雷。或是最早一縷朝霞映照東海,收入符鏡之中,一照之下,陰邪穢-物無不灰飛煙滅。更有收集無主魂魄共赴酆都以陽身入陰間積攢陰德的神奇說法,總之高明練氣士的玄妙手段,層出不窮,常人只會感到匪夷所思,也就由衷敬若神明,視如替天行道的仙家。其實練氣士出自上古方士,跟道門煉丹真人有些相似,只不過練氣士這條羊腸小道走得更窄更遠。

  道者情緒不見一絲波動,“貧道向來以和為貴,諸位若就此離開,答應不再找此地主人麻煩。自然可以免去一場爭端。”

  就見年輕的白衣煉氣士惱然說道:“你這道人既然如此不識趣,那我就與你坐而論道,一較高下。”

  白衣煉氣士怒氣勃發,周身狂風大作。

  隨著他坐下,湖面翻騰,掀起無數水浪。

  除了為首老婦人,其餘練氣士都拔高腳尖離湖幾尺。

  卻見難入道者所臥小舟三丈之內。

  小舟下的水面,絲毫不受影響,靜如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