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御貞趙玉真 作品

第152章 一身詩意千尋劍,三寸人間萬卷書

  李凡松不知所措,便不出聲,也學著孔愚行禮。

  “你怎麼來了,謝大?”謝宣問道,話語中有些驚喜。

  “我聽聞你會途經揚州,便覺得要過來看看你。於是我便乘著這心思與興致還在,過來啦。”謝君豪笑著回應。

  一如當年青城山上,謝宣對趙玉真所說,“乘興而來。”

  “孔愚兄,這位謝大先生,是誰啊?”李凡松偷偷問向孔愚道。

  “謝家的芝蘭玉樹,大先生謝君豪是芝蘭,小先生謝宣為玉樹。”孔愚偷偷回答道。

  “謝二,你的萬卷經書可讀完了?”謝君豪問道。

  謝宣搖搖頭道:“還不曾。如今我還發現,書有未曾經我讀。”

  “可是那趙道君仙人託夢所作的?”謝君豪問道。

  “是,那些書才厚讀,還未讀薄。”謝宣道,“你呢,謝大。你的緯書可曾讀完?”

  “一樣不曾。”謝君豪道,“旁門左道本就十倍於正經,我還要感謝始皇焚書坑儒了,銷燬了一大部分,令我如今輕鬆了很多。”

  “你我多久不曾見面了?”謝宣忽而問道。

  “久到我都不記得多久了。”謝君豪答道。

  “你問過道劍仙的劍了?”謝君豪忽而問道。

  “嗯,問過了。”

  “怎樣?如何?”

  “雲起,風滅。”

  謝宣回答得簡潔,何謂知己,便是一個字,甚至一個眼神對方便能知道自己所要表達。

  謝君豪閉眼如感同身受,謝宣以雲起劍,十五志於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最後知命不逾矩,一點浩然。

  被老趙返之以風,出村,顯鄉,達府,鳴州,鎮國,泣鬼,驚天,千里快哉。

  “一個儒家正氣浩然,一個道家快哉自然。以雲起,至風滅。確實是好劍。”謝君豪睜開眼睛。

  “你跟我不一樣,我甚至不曾上過書院。你我選擇的讀書方向不同。輪到我來向你問劍了。”謝君豪滿意道,“萬卷書,可以否?”

  像是隻徵求劍的意見,而不必問謝宣,因為他必然同意。

  正殿內,謝宣書笈旁的一把路邊鐵匠鋪尋常可見的鐵劍,飛過在殿門探頭探腦的小飛軒,謝宣抬手,便將其握在手中。

  “看來是同意了。”謝君豪看著那出鞘的萬卷書。笑道,輕輕抽出始足。

  “孔愚,小凡松,你們運氣也是好。”謝宣說道,“見過我與趙兄的論劍,如今又可觀摩我與謝大的交流。”

  “師父。”王富貴看著,身邊粗布麻衣裡一個字一個字,冒出金色浩然的詩篇文章。

  “道劍仙告誡雪月城的唐蓮,你讀過的書,就像你年幼吃過的飯一般,雖然你不記得書的內容,或者飯的味道。但它們已經融入你的身體,形成了你的思維與血肉。謝大你居然真的融入體內,與趙兄殊途同歸,不謀而合。”謝宣也平鋪直敘地推出一劍。

  眾人感到所處的空間,似乎有一種被縮地成寸的感覺,自己離兩位謝先生感覺上很遠,彷彿他們再如何,逸散出來的劍氣也不會傷到自己。

  但是眼中的距離卻是很近,近到彷彿觸手可及。

  所以便有了一種感覺上和眼睛裡不同的割裂感。

  “吾生有涯也,而知無涯。”始足歸鞘,那種割裂的氛圍瞬間消失,“謝二,芥子須彌,你悟出來了。是我不如你了。”

  謝君豪舒朗一笑。

  “謝大,一身詩意千尋劍,你的劍,還未曾養好。”謝宣的萬卷書也歸鞘道。

  一身詩意千尋劍,始足行過千尋旅途,還等在一路一途中,孕養出一身詩意,屆時劍意可值千尋萬里!

  “三寸人間萬卷書。”謝君豪說道,“你的你把人間壓成三寸,萬卷書凌駕其三寸人間之上,何嘗不驚豔了我一把。”

  世人皆看不穿謝宣的境界,但唯有謝君豪看得見,謝宣要將人間看做一部書籍,以畢生皓首窮經來讀穿,天下規則盡在其眼中,將萬里廣闊讀成掌中三寸,雖然語焉不詳。書包閣

  三寸人間萬卷書,謝宣讀萬卷書,有先讀厚再讀薄的說法。

  先讀厚,是因為要加上做的筆記。再讀薄,是刪減了無用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