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禎絕不上吊 作品

第 1390章 翻譯官

  外藩小國,更是多達兩百多個!

  皇帝的對外聖旨,可是一個國家的臉面。

  畢竟一個國家,若是老像老朱那樣——

  “龜兒子的,你再不投降,老子就要讓大軍去砍你了!”

  “趕緊給老子將差發交來,要不然,老子在西域的兵,就要上門徵收去了!”

  “告訴百姓每(們),那群該殺的來了,都給老子磨利了刀子,殺他孃的!”

  ……

  這不是跌份子的事情麼!

  必須要翰林院的一群“舞文弄墨”之人,美化美化啊!

  這就是永樂大帝設立四夷館的目的。

  後來,更是聘請外國人,擔任本國外交人員的外國語言教習。

  最初只有八館,分別是: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

  至正德六年,增至八百館。

  ……

  朱由檢早就瞄準了美洲,因此,特意讓方正化尋訪四夷館舊人。

  幾經周折,才找到了幾個不甚精通美洲土語的翻譯。

  朱由檢一番考教,發現這幾人,只是祖輩曾經學習過美洲語,已經連日常對話都無法交流了。

  朱由檢實在無法,只有讓鄭森交代鄭家,留意精通亞墨利加語的翻譯。

  大明與美洲之間的官方來往,已經斷絕太久、太久了。

  萬幸的是,隆慶之後,縱然被文臣轉移了外貿大權,卻導致了民間跨國貿易的興起。

  而雄霸環中國海的鄭氏,就是外貿鏈上的“高速路口、收費站”。

  除了兩廣那邊、北方陸地邊境外,想要出海貿易,都要給鄭家交了“份子錢”。

  以鄭家的能力,只要還有精通美洲話的翻譯,應該都能找到。

  前年新年,鄭森帶著朱由檢賞賜的蒸汽汽車,回家顯擺。

  他記起了皇帝交代的事情。

  於是,吩咐鄭氏合作的大豪門,留意通曉美洲話的翻譯。

  以鄭森的地位,想要找到這些人,比朱由檢可便利多了。

  第二天,鄭森就得知浙江杭州,有人還在做美洲海貿的生意。

  隨後,更多的消息匯聚過來。

  那個船隊中,有好幾個船員,都精通印加話。

  只是,那豪門是浙江的巨豪,更是和西洋人關係匪淺。

  人家往來,都是經過日本轉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