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禎絕不上吊 作品

第 981章張羅輔橫掃薊鎮


                 當初李來亨從圍攻京師的狀態下,奉命退回宣府後,明清雙方,就在內長城沿線彼此設防。

  提起內長城,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

  ——就是居庸關、八達嶺所在那一條,就叫做內長城。

  而面對草原的那一條,相對應的,就叫外長城。

  連接內、外長城,大部分在山西境內那一道,叫做二道長城。

  算了,扯不明白,放圖:

  襖兒都司大戰之後,明軍不但穩據內長城,更是將清軍壓在北直隸境內。

  負責戰事的李來亨,完美的顯現了自己的實力。

  他以內長城為據點,在掌握住居庸關等地後,甚至一度圍攻京師。

  若不是朱由檢出於全盤考慮,必須要留著清廷,用來對付江南,李來亨早就將清廷滅了。

  李來亨奉命退回居庸關後,以宣府為大本營,沿著內長城,設下防線。

  而多爾袞則相對應的,也設下了三道防禦線。

  第一道,北起渤海所,南至齊家莊,以內長城以東,緊挨著長城的一系列城堡,屯紮小股兵力,用來預警。

  多爾袞將重心放在了直面居庸關的龍虎臺,這裡更是直接駐紮了阿爾津的一萬人馬!

  同時,為了防備保定明軍,這道防線,一直繞到了大房山山區。

  第二道就是以沙河行營為中心,北起昌平,向南一直連到了房山縣。

  這一道清軍,就優厚了很多,甚至,不乏一座城池,就駐紮幾千人之多的大股部隊。

  第三道則是沿著白河佈局,以懷柔、順義、密雲、通州為重點城池。

  這個第三道防線,卻不是為了保護京師,而是,為了保護通州!

  換句話說——這道防線的設置,是多爾袞為了保證南下計劃的順利。

  這個時空的李來亨,可不是歷史上因為兵力不足,被清廷大修長城下,困死在興山的那個漢家孤膽英雄了。

  有了新大明作為後盾,多爾袞的三道防線,成了李來亨練兵的對象。

  而清軍,也不是歷史上那個已經整合了全大陸之力的軍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