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策略(下)

 “如果是共同抵禦外星人文明,那麼聯合是必然的,甚至都還不夠,但要是隻考慮自己倖存或者送少部分逃亡,是可以選擇單幹的。 

 “那阿美呢,為什麼他們不主動聯絡?” 

 “這太冒險了。” 

 “那要看他們認為多遠是安全的,最理想的方案當然是去另一個有生命星球的星系,但實際上可能也就是柯伊柏帶,現在技術最遠就只能到那裡。” 

 “逃亡哪裡?” 

 抵禦外星人需要先進技術和海量資源,但逃亡只需要前者和一部分資源,一個國家也是可以勉強承受的。” 

 這時上級終於提出了問題,阿美已經發現“外星信號”半年,為什麼沒有按照己方智庫猜測的那樣必然選擇聯合。 

 “因為他們選擇了逃亡。” 

 楊仲凱終於有了發言的機會,斬釘截鐵地說出了這個結論。 

 鍾成皺起眉毛,往柯伊柏帶逃亡?這差不多相當於從臥室逃到了客廳,而真要出家門還得穿過好幾公里的草坪才行,即使小規模逃亡也還是風險太高了。 

 “是的,風險很高,nACA肯定也明白,但可能在他們看來,抵抗的成功率還不如逃亡,所以寧願自己先跑。” 

 楊仲凱的解釋讓鍾成突然又想到了一週前中苑先否定逃亡計劃的原因:除了其他因素外,主要還是有‘喀斯特’的各種先進技術,尤其是最重要的可控核聚變技術,給天平的一端多加上了幾塊砝碼。 

 所以國內有信心在10年內技術大突破具備抵抗的可能,但阿美不是,對他們來說未來的技術沒有達到選擇抵抗的門檻。 

 “但我們不需要主動說服他們一起抵抗,甚至不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聯合他們首先是儘量控制局面,等我們登陸火星、土衛六實地探測過後,阿美說不定會主動更改態度。” 

 楊仲凱又補充道,其實只要讓阿美知道他們不是唯一外星文明的發現者,至少表面上都會贊同抵抗方案,以此來更加壯大自己。 

 又或者到時候發掘到的外星遺蹟證實短途逃亡沒有意義,自然也會改變戰略。 

 “其實逃亡與戰鬥其實並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