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鏡子

“所以說你們其實也是在研究武器?準確的說,太陽能衛星也能殺人?”

“不不不,我們當然還是為了它的和平用途,而且最近我們還發現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潛力。”

丁必筠當然對活烤人類沒有興趣,這聽起來比核爆炸都要可怕。後者大部分時候至少還能給個痛快。

“現在的赤烏三號太陽能電池部分才佔去了13噸的質量,剩下的6噸分別給了散熱、微波發射器和控制單元,雖然做得越大非供能部分的質量佔比越小,但依然是無法忽視的,所以我們開始研究另一種更先進的柔性太陽能板。”

“柔性?”

“對,現在我們的太陽能板都是由一塊一塊的硬板組成,第一個投入實用的160兆瓦電站主體部分就是一個太陽能電池組成的超大矩形,剩下的主要就是發射天線。

但我們換一種思路,不要微波發射器,把太陽能電池陣列做成圓形,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彎曲變形,讓它的背面覆蓋另一種材料,蜷曲後正面是發電部分,背面是發射器,既簡單又輕便,還能很容易地控制聚焦範圍,因為面積大散熱也更加容易解決。

而且你想想,這個時候的它像什麼?”

“像……一面鏡子。”

“沒錯,一面不透明、一面能夠反射光線的鏡子,它不僅能夠聚焦微波,也能聚焦光線,雖然不如真正的鏡子,但在如此大面積下反射的光線也相當可觀。

你還記得蓉城之前設想的人造月亮嗎?這面鏡子也能起到差不多的作用。”

楊仲凱想象著同步軌道上一面藍黑色、一面銀色可以蜷曲的鏡子,它既能帶來電力也能帶來光照。

他還想起了剛剛丁必筠說過的聚焦作用,那麼大的一面鏡子聚焦起來的光線強度恐怕能直接點燃地面,唯有“上帝之杖”的名字才能與之相配。

思維已經發散的他甚至開始暢想更多用途:

“現在我們是把聚焦的微波在這裡集中轉換成電,那可不可以不聚焦,或者將聚焦半徑擴大到覆蓋整個城市,這樣人們甚至不需要再使用電池,手機隨時可以充電,電動汽車也不需要擔心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