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赤烏-3

……

“楊仲凱。”

“丁必筠。”

兩個年齡相近的中年人互相自我介紹,但在旁觀者看來後者至少要老上十幾歲。

丁必筠依然在秦嶺腳下的試驗基地工作,為了航天事業當地環保局思考再三後砍掉了一大片經濟林,損失掉的經濟效益由中央發放專項補貼。

經過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這裡建起了一個更大、更復雜的微波接受天線陣列,中央由不同高度的橫置天線組成,外面圍了一圈的環形拋物反射面。

楊仲凱趕來這裡的時候2號微波試驗基地才剛剛通過驗收,丁必筠也難得有時間離開工地來迎接他。

一個多月前他以一種奇妙的方式被吸納進了基地,專職工作就是組建宇宙社會學研究小組,研究星際文明的基本規範以及必須掌握的技術種類。

這是一項很複雜的工作,小組正在慢慢填充語言學家、太空生物學家、物理學家甚至是退役軍官,力圖做好面對外星人的準備。

深感壓力的楊仲凱也開始努力自學科學方面知識,很快對各個太空項目產生了濃厚興趣,到處深入觀察體驗。

“楊老師,你即將見到的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

丁必筠並未對楊仲凱的工作過於好奇,反正林老闆總是有自己的理由到處撒錢,只要不縮減逐日工程的預算就行。

正好2號基地剛剛建成,正是他急切想要宣示成果的時候。

他自豪地指向窗外那些宏偉的白色鋼結構建築:

“2號基地最高能夠承受50兆瓦電力,你看到窗外的雪了嗎?”

楊仲凱點頭,秦嶺腳下的森林在這個時節已經完全被皚皚白雪所覆蓋,從建在山頭上的基地看過去就是一片廣闊的雪原,如果不戴上墨鏡長時間看眼睛會很難受。

“那我告訴你,當赤烏三號向這裡傳輸功率時,表層的這些雪都可能被蒸發掉,天線周圍的溫度都會上升好幾度。”

“赤烏三號?”

“對,第二代逐日工程空間電能傳輸試驗衛星,總功率超過2000千瓦,是赤烏一號的四倍!”

丁必筠從窗戶看向天空,充滿嚮往地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