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塞勒涅啟動

他看了看在座的二十多個代表,悶著頭念出兩種方案的評估報告:

“赫爾墨斯計劃由髪國承擔80%的研製任務,預計總耗資20到25億美元,歐空局各國需要承擔10至12億美元,我們保證在2019年完成首飛工作以及環月任務,

赫爾墨斯航天飛機將使用維內託火箭發射,單次發射成本不高於3億美元,可用於近地任務以及iss維護;

開普勒計劃預計耗資10億美元左右,2018年實現首飛,可複用,採用海上回收方案,髪國承擔70%研製任務,歐空局籌集5億美元資金,採用獵戶座的esm服務艙,整體質量21噸,單次發射成本不高於2.5億美元。”

嗯,嚶、德支持開普勒飛船的重要因素就是便宜,開普勒飛船是個接頭怪,把歐洲為獵戶座飛船研製的esm服務艙直接拿過來用,套個飛船就是自己的。

這就節省了一大筆開支,費用只有赫爾墨斯計劃的一半,讓歐空局其餘各國非常心動。

髪國當然是想要航天飛機,他們實力最強、獨立意向也最強,一個國家幾乎承擔了歐空局80%的發射任務,大家都搞航天飛機自己怎麼能不跟上?

意帶利在歐洲混的也相當不錯,眼界也高了起來也支持航天飛機。

但其餘20個成員國的意見也很重要,所以只能舉手表決。

巴迪斯首先舉起手:

“意帶利可以為赫爾墨斯計劃提供5億美元資金,我們今天就來討論出結果吧,如果一方支持數目達到15人就直接通過。”

帶嚶代表:“等等,如果按照最開始的100億美元預算,我們能把多少人送上月球?”

安託萬:“如果把研製費用包含在內,完成第一次任務後應該還能進行6次到7次載人任務,總共往月球表面送去14到16名宇航員。

後續執行一次任務的花費大約在7到8億美元左右,登陸器一次攜帶2個人。”

西班牙代表:“也就是說,我們22個成員國,如果讓每一個國家都有一名宇航員登月,那就需要至少11次發射任務,平均每個登月的宇航員消耗3到4億美元,總共不超過90億美元,對嗎?”

巴迪斯:“150到200億美元左右,足夠我們讓每一個歐空局成員國都能踏上月表。”

安託萬:“我要提醒你們,任務越多,實際上赫爾墨斯航天飛機越划算,開普勒飛船每一次任務都要扔掉價值2.4億美元的esm服務艙,即使量產也不會低於1.5億美元,而赫爾墨斯航天飛機可以省下這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