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123章 文明

(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

(日誌,週記,總結報告)

(《瘋狂記仇》)

(史官:都給我寫在小本本上,我使勁寫)

(好像印/度也是有些史書的,不過他們寫在葉子上腐爛了)

(古印/度使用的文字是梵文。

而現在唯一一個保留了梵文的國家是z國……)

(王玄策:朋友們,擠一擠,讓我湊個座)

(好傢伙,亂世都有這麼多史書,也太能寫了)

4、文化。

z國的文化也是相當神奇,它有兩個最大的特點,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西方《舊約·聖經》只限you太人。

其他文明自己版圖變大後,新地圖上的人民不是人民而是奴/隸。

而外來文化的入/侵經常成為z華文化的養料。

另外,我們的信仰和西方也完全不一樣。

西方信上帝,死後上天堂。

而另一邊,我們信仰的是祖先。男兒做事,追求的是光宗耀祖。即使自己死後,這份信念也會被後代傳承下去。我們崇拜的是偉大的先輩,現在寺廟裡供奉的也有許多不是神而是人。

我們相信人定勝天,我們的神話,我們的藝術寫滿了抗爭,畫滿了自強不息。

這樣的文化,讓z華民族每逢危難之際,總會誕生一位又一位無懼風浪捨生忘死勇往直前的英雄。

天,不一定佑中華。但中華人自佑中華!

(匈奴:我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

(劉淵:大漢正統在匈奴!興復漢室!)

(哈哈哈劉淵是冒頓單于的後代,結果他給人家說:我世祖武皇帝拓土攘夷[看])

(朱棣:我只是偶爾去蒙/古做做客)

(漢化組,一直傳承到現在的組/織)

中華文明未成中斷,靠的是地理,靠的是文化,靠的是歷史,靠的是z治……但真真正正靠的是,在這些外部因素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人。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古文明裡為什麼只有z國文明未曾中斷?

感到自豪吧,因為我們,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評論區

網友A: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

網友B:z華文明最大的特點是——包容性。

可以說z華文明也曾在滅絕的邊緣徘徊,但無一例外,佔據東/亞絕對核心區塊的z華文明(漢文明)都將其融合。

這就好比是,你可以不是z華文明,但是你只要認同z華文明,那你說你是z華文明,我們也不反對。

順帶提一嘴,經歷胡漢融合後,雖是不同血統,但是文化認同已經集中在漢文明。

回覆

(可以包容,但是想喧賓奪主,淦他丫的)

(文明這個東西的屬性是向下兼容,一個文明能否延續最關鍵的點其實並不一定是文化的先進性,而是對知識的尊重和對歷史的敬畏)

(老祖宗自己總結過了:多難興邦。

多難讓人多動腦子解決問題,問題想得多了久了才能想的深入,想問題的人多了才能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才有思維火花,才會有良性競爭,然後競爭有帶動技術和思維的深度,閉環了。)

(因為z國每到一個閾值,就會自己砍自己一刀,自動更新版本[吃瓜]。)

(周邊要麼是高山,要麼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就相當於在一個範圍內,我們自己內鬥)

(地理四面都是絕境不是因為本來就是絕境,而是因為我們祖上一路打到了這裡後面實在過不去了[看])

——————

秦,嬴政徹底酸了。

這個漢到底是有多好,真的是人人念漢啊,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他現在真的很好奇後世漢朝是如何治世的了,漢承秦制,既然還是與秦制有關,為何他們能做到被人推崇備至。

漢武鑄魂,他究竟怎麼鑄魂的,只是用儒家?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嬴政皺了皺眉頭,後世講到漢朝大都是開疆拓土,對內反而提及甚少。

漢是離秦最近的時代,對於秦來說,漢史比起其他朝代的歷史更重要。

連匈奴後代都喊著興復漢室了,你猜人家劉徹拓土攘夷攘的是誰呢!

想起那漢朝總是能出現恰合時宜的皇帝,嬴政羨慕的都要變形了。

這個漢高祖到、底、在、哪?!

……其他暫且先放一放,先與朕探討探討育兒之道否?

……

劉徹這邊也酸著呢。這個車同軌書同文,真是被反覆提及,不能否認,這確實是一大政績,但聽著人反覆誇,同為皇帝,更何況老是被秦皇漢武的喊著,難免升起比較之心嘛。

後世對統一的執念,他可太理解了。

統一的好處多了去了。舉全國之力,什麼事辦不成啊。

華夏竟然還是人類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的文明,他可沒忘之前細數開國皇帝時後人的調侃。若論統一的朝代,那個頻繁被提及的宋都上不了桌呢。

就這樣了,竟然還能作為統一時間最長的,其他文明怎麼回事啊~

悄咪咪地拉踩一下,劉徹得意的搖頭晃腦。

人家信神,後人信祖宗,身為祖宗的他怎麼能不開心呢,沒得意忘形就不錯了。

還有這個劉淵,真是要笑死他了,也不知冒頓知道他後代這樣推崇漢室,會作何感想,他大漢簡直是贏麻了呀~

想到這,他也不跟嬴政較勁了。不得不承認秦始皇的某些政策,確實是很有用處的。

……

唐,李世民對於河水的決堤次數都有些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