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122章 文明古國

(冷知識,古印度不是印度自己發現的[捂臉])

(可能就是條件比較好,所以他們沒有危機感)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一條路對接北方。但只有華夏文明守住了這條路,擋住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保住了根本。)

(也不算擋住侵/襲,但是我們把人家同化了)

(但是說實話我們在秦末晉末和宋末也出現了明顯的文化斷代。

很多文化和傳承都因為戰亂導致失傳,很多技術甚至只剩下名字,工藝方法都丟失了。

在宋以前我們的文化醫療科技可是世界最先進的,因為戰亂很多珍貴的文獻著作都毀於一旦,而且甚至學習這類知識的人都沒有傳承下來。

我們能有現在近乎完整的文明實屬不易。)

(四大文明古國說法最典型的例證是原生象形文字。

如今也只有中國是在自己原生文明的象形文字基礎上直接改進出來的文字體系,保留表意文字形式。

文字作為文明的主要體現,也符合人類形成公認的文明體系,以及對應了在形成文明體系的人類族群進程中,唯有中國傳承了下來的事實。)

(是的。原生文明都是使用表意文字。

次生文明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學到語言,但很難學到文字,這才發展出了表音文字,說難聽點就是給文盲寫的拼音。

漢字作為當今世界唯一大規模使用的表意文字,在各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優勢。)

網友C:“古老的文明,從不缺站起來的勇氣。”

回覆

(文明在不斷更替,但腳下的土地會一直記得)

(世界和平真的是個很偉大的願望)

——————

嬴政挑眉,文明古國?

這個漢謨拉比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頒佈《漢謨拉比法典》,他對這部法典產生了一絲好奇。

這些番邦人真是簡單直白,怎麼總愛直接用人名給那些事物命名呢。

隨即,嬴政又皺眉。秦末曾出現文化斷代?

丟失了很多工藝技術嗎。

嬴政想起後世對待兵馬俑的態度,與文化斷代是否有關聯呢。

或許有什麼辦法能讓那些東西保存的更長久些……

漢,劉徹難得錯愕。

可真是不得了,兩萬多年的陶瓷都能被後人挖出來。

就連他聽到這個年代都不免咋舌,後世也才離漢兩千多年,那萬年前的華夏,又是怎樣的光景。

還有那個祖宗都快被吃光的倒黴蛋古ai及,原來竟是被羅馬征服的?

這些古文明竟然大部分是分佈在亞/洲這一塊,看到天幕中一閃而過的各古國輿圖,劉徹皺了皺眉。

地理位置啊……

他們的北邊也都面臨那些遊牧部族的威脅?

劉徹腦中快速回憶如今漢家的地盤,這給大漢敲響了警鐘,匈奴更遠處還有其他胡人,他也不會天真到認為解決匈奴就高枕無憂了。

被動等待不如主動探索,但貿然出擊肯定是不行的。慢慢來,還有時間……

劉徹默默對自己說。

他腦中千思百慮,眼角卻一直帶著笑意。

漢字是後世唯一大規模使用的表意文字啊,真是聽的人心神舒暢!

劉徹本來就很嫌棄後世那些番邦符號,當初聽到後人竟然把勞什子英/語列入主科,他都氣的咬牙。

文字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載體,是象徵,是紐帶,聯繫著前朝和後世,這和天幕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