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87章 國外的題

我現在就去:體現了我不想去但你是老大你說話有理我不得不聽。

我立刻就去:體現了我不想去但你發脾氣了我很害怕所以我需要躲出去一會兒。

我一會兒就去:體現了我不想去且一會兒也不想去且我在等你說你去吧。

回覆

(天王老子來了這題也是全選)

(而你,我的朋友,我願稱你為心理洞察大師)

——————

古人們對後人的那些符號一頭霧水,但是天幕很貼心的用文字描述了一下,於是無論懂不懂數學題的人,都開始加入計算大軍。

答案到底是零還是二十四還是十八呢?

至於六,看後人這樣調侃,答案肯定不是六了。

不過,這個“六”在後世含義可真豐富,學到了學到了,以後他們也要說六!

……

往後一些的朝代,還是有一小部分人能認出阿拉伯數字的。

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大約是13到14世紀。

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算籌”。算籌實際上是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金屬等材料製成的。

人們把它們放在一個布袋裡,系在腰部隨身攜帶。需要記數和計算的時候,就把它們取出來,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擺弄。

別看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國數學史上它們卻是立有大功的。

《孫子算經》記載,算籌記數法則是:凡算之法,先識其位,一縱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

《夏陽侯算經》說:滿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積算,五不單張。

這種算法在當時是很方便的,大家用習慣了,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

20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才開始慢慢使用。

因此,對於靠後些的朝代,還是有少部分感興趣的人知道的。

祖沖之,劉徽,秦九韶,祖𣈶等人饒有興致地聽著周圍人因為天幕而起的討論。

這個題目在他們看來不算難,但是後人對於算學的討論讓他們感到很開心,後世學風昌盛,每個科目都能有一席之地。

若是當下的人也能跟著沾染一些向學之心,簡直是再好不過了。

……

再接著往下看,呦,竟然還有外國人的中文考題。

這後世各國的交流真是廣泛,還互相學習彼此的文字。

一看題目,嗯……大家又開始新一輪的爭吵。

對於那道外國人的中文題,有的覺得答案解析的對;有的覺得這簡直是胡攪蠻纏,應該全都對;還有的覺得其中的某個選擇才是最正確的。

民間百姓對這種文字遊戲樂此不疲,特別是對自家孩子,一定要問出個所以然來。

畢竟這可是後世的考題誒,哪怕用不上,看一看也是好的。

有些人忍不住感慨,長輩的威力,即使跨越幾百年幾千年的歷史長河,還是絲毫不弱啊,從後人們對那道中文題的解釋就看出來了。

哪怕再鬼靈精怪,還是些會怕被母親罵的孩子們啊。

……

明,好笑的同時,朱棣突然想起,之前講指南針的時候,後人好像還訴苦來著,說自己真的不想學英語了。

看那番邦人對著中文題冥思苦想的樣子,確實有意思。但要是讓自己對那些洋文這樣費勁腦筋,真是格外不爽呢……

不過,後世那種情況,該學還是得學。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多學點東西,才能防止被那些番邦人坑騙。

後世那這個國家,被天幕提過的,各個都不是好相與的。

但是討論這道題的番邦蠻夷怎麼看起來不是很聰明的樣子啊,恐怕用中文諷刺他們他們都聽不懂。

比如那個“6”。

朱棣忍不住樂了。

只要國力夠強,別人自然而然會來學習你,學的久了學的多了,潛移默化的就會跟著你走了。

朱棣想著,得吩咐鄭和下回出海時多帶些識字的書籍,最好周圍所有國家都講漢語,這樣我大明往來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