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47章 《永樂大典》

回覆

(六十多冊全部都在大英博物館,聽的好心痛[眼含熱淚])

(日-本搶了永樂大典兩百多卷)

(《四庫全書》乾隆把對大清不利的全刪了,永樂大典才是真正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裡面肯定有東西。肯定有影響到英國的快速發展。但是能影響多少就不懂了)

(馬可波羅稱中國是天堂,知道是哪年不?永樂大典,天工開物之後,歐洲突然就文藝復興,工業革命了)

(真的嗎)

網友B:遷都,修書,五徵漠北,下西洋……朱棣幹全了

回覆

(五徵蒙古打到貝加爾湖[看][看][看])

(鐵木真老家[看])

(朱棣的功績不止開疆拓土)

(而且他是難得的擁有海權意識的皇帝)

(天子守國門,航海外交,修建紫禁城 ,永樂大典等等,可見他的思維及眼界格局領導力行動力)

網友C:我認為永樂大典比任何一樣文物都還要重要

回覆

(中國古代百科全書,要是沒被毀掉,能瞭解不知道多少失傳的技術,知識,歷史謎題等等)

(或許,朱棣墓裡有嘛[狗頭])

(嘉靖的墓裡會有吧,畢竟叫永陵[看])

(如果永樂大典真在嘉靖陵墓裡,那嘉靖的名聲可能都好上不少 [捂臉])

(但是可能風化了)

(永陵遙感探測裡面都是地下水,嘉靖棺材估計都水上漂,大典真在裡面也爛了[思考])

(樂觀一點好嗎,地下有暗河排水。而且嘉靖皇帝迷信道教,對風水更是講究)

(我一直覺得乾隆破壞永陵,不只是為了幾根楠木柱子)

(他只動了地面上的,地下應該沒動)

(你的想法有點危險啊[狗頭])

(現在的技術還達不到,況且如果不是墓本身損壞,國家也不會主動破壞)

(永樂大典要是出來,朱棣皇帝排名可以一個巴掌內了)

——————

明以前的朝代聽聞都無比可惜又氣憤。

聽起來,這是一本奇書啊,一萬多冊,兩萬多卷,這是耗費了多少的心血才能完成的作品。

雖然明朝比較靠後,他們不瞭解這個朝代和這個皇帝,但這本書的價值天幕可是說的清清楚楚呢,都和傳國玉璽一個等級了!

怎麼就丟失了呢。

還流落到國外這麼多。

想到那些偷竊的官員,竟然還把書賣給了洋人,無數人唾罵,真是寡廉鮮恥,這種事都做的出來!

官老爺都這麼有錢了,還貪圖那點銀子。

許多人若有所思,後人好像對於這類書籍重視的很,民間的奇技淫巧,若我能也整理個一二三出來,是否也能留名青史呢。

秦朝的匠人也開始記錄自己的匠術,天幕已經把造紙術和印刷術教授給他們了,後人對兵馬俑似乎很感興趣,不如把製作手法記載下來,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也不虧。

有了天幕的影像,各朝各代都開始不自覺地記錄各種技藝。絲綢製作,瓷器,刺繡,建築……

多寫幾份,所有子孫每人傳一份,看那些蠻夷搶不搶的走!

……

漢,劉徹:“這封狼居胥後世成了個形容詞嗎,這個皇帝不錯,是親自上陣吧,武功不凡啊。不過朕有去病,朕只需等去病的好消息就行了。”

說完還頗為得意。

皇帝排名一個巴掌內,真想知道排名前列的皇帝都有誰,他漢家皇帝佔幾位。

……

清,乾隆很憤怒,天幕誇《永樂大典》就誇,為何拿他《四庫全書》做襯托!

他的《四庫全書》有79338卷,三萬六千餘冊,八億字,可是《永樂大典》的三倍多。

他或許刪減了,但他難道一點功勞也無嗎!

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凡被乾隆認為違悖倫理綱常、不合義理名教、譏貶滿族先世、危及皇朝統治地位的,均在禁燬之列,是一場禁燬圖書的浩劫。

乾隆並不覺得自己有何錯,這不過是維護統治的手法而已,史上焚書的皇帝多了去了,秦始皇不也焚書過!

若那朱棣不是漢人,他也會做相同的事的,乾隆氣極又堵不住天幕的嘴,只能無能狂怒。

皇帝很憤怒,底下的朝臣卻心思各異。

面對皇帝吩咐要焚燬的書,有些人於心不忍,偷偷抄了些藏起來。

不知藏哪的乾脆往入土的人墓裡塞。

也不知能否藏的住,藏的了幾時,但,能救一點是一點吧。

清朝不同的時空中,看管書籍的官員慌張的開始清點《永樂大典》。

竟然還有人敢偷竊還拿出去賣,以往有些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不關己,現在天幕都專門說出來了,可不能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