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32章 漢朝和羅馬

為了保住自己中間商的身份,安息帝國一天到晚向甘英編故事。

“安息和大漢世代友好,我也不會騙你嘛,聽咱一句勸,不要相信別人說什麼,這裡只要橫穿一個沙漠,就能到羅馬什麼的謠言,騙你們外地人路費的!”

……

“真要去羅馬,你得先從波斯灣出發,然後繞著阿拉伯開一圈,進入紅海,才能到達。順風,最快得要三個月,慢的要兩年,一個弄不好,還得死在海上,要不就別瞎費這功夫了……”

靠著中間商們的連哄帶騙,漢朝也失去了好幾次和羅馬深入交流的機會。

但是,有道是緣分天註定,千難萬險後,羅馬的使臣還是抵達了大漢。

公元166年,羅馬使者終於到了漢朝,並且獻上了象牙,犀角,玳瑁等見面禮。

兩邊對對面也越來越感興趣了,並且在商業互吹這條路上也開始越走越遠。

反正隔得夠遠,互相夠不著,當然是相互吹吹逼,交個朋友嘛,講的就是個朦朧美。

羅馬作為漢吹,評價漢朝是“廣袤無垠,人口眾多,法律嚴明,物產豐富,人民溫和文明,充滿智慧。”

而漢朝吹羅馬,那吹得更狠了!

什麼“多金銀奇寶,市無二價,國用富饒,其人端正長大,都成高峻,黃金之地,香木為梁,疆土四闢,有類中國”等等。

直接把對面當成鏡像的自己,那叫一個惺惺相惜。

通過絲綢之路,羅馬拿到了漢朝的絲,鐵,漆器等工業產品。

漢朝拿到了羅馬的一些天然物產和高級手工產品。在東漢時,在漢朝甚至還能看得到玩雜技變魔術的羅馬幻人。

當時的情況大概就是,西邊羅馬城裡的元老貴族,穿著漢朝絲綢做的衣服,進進出出劇院、腳鬥場。他們穿著漂亮衣服,在別人面前得瑟的時候,東邊,漢朝的官員大族,家裡擺著從羅馬進貨來的十色琉璃,夜光璧,明月珠,珊瑚,琥珀也在向別人得瑟。

……實錘了,羅馬正統在中——

emmmmm

每次看到羅馬和漢朝的故事時,我都會想,如果這兩個帝國,不是遠隔千萬裡,而是面對面正式相遇的話,不知又會發生怎麼樣的故事。

當然俗話說得好,距離產生美,如果這兩個超級大國接壤,我怎麼感覺肯定打起來呢?

歷史沒有發生這種事情,兩個遙遙相望的大國,實際把最美好的讚美送給了對方,沒事誇誇對方,大家心裡都舒服~】

評論區

網友A:安息帝國阻撓羅馬和漢朝交流,主要是怕那天他們兩個一時興起籤個《秦漢互不侵犯協議》[doge]

回覆

(《秦秦互不侵犯協議》才對[doge])

(他倆又不接壤為什麼要籤互不侵犯條約呢[愛心])

(波蘭:這也要迫害我[大哭])

(大漢:打什麼打?這麼遠,這買賣鐵定賠本啊。[無語]

羅馬:哦我的將軍,你瘋了是嗎?放著安息不打,你跑去打賽里斯?[無語]

大漢:安息?[臉紅]說得好,要不然我們籤互不侵犯條約吧?[嗑瓜子]

羅馬:好主意[嗑瓜子]

第二年,安息卒)

(安息漢末因為中間商賺差價被羅馬打死了。斷斷續續打了兩百年,安息最離譜的絲綢加價五十倍,賣到羅馬)

(更加離譜是羅馬打安息的時候都正常絲綢交易,甚至有過安息拿絲綢換被俘的安息貴族)

網友B:相隔遙遠——互吹

就住隔壁——互砍

網友C:世界上其實形成過多次“兩極格局”——

我們漢朝的時候,我們和羅馬;

我們唐朝的時候,我們和阿拉伯;

我們明朝中期(大概是成化年間)的時候,我們和奧斯曼[doge]

回覆

(五千年前我們和埃及人一樣直面洪水;

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一樣鑄造青銅器;

三千年前我們和希臘人一樣思考哲學;

兩千年前我們和古羅馬人一樣英勇善戰;

一千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一樣無比富足;

而我們現在正和美利堅人一較長短,

五千年來,我們一直站在世界的牌桌上,注視著一個又一個對手的崛起與消亡。)

網友d:老祖宗就是牛掰,夸人都不一樣,“你長的像我”[喜極而泣]

回覆

(文化自信帶來的審美自信,我國近代以前的大多朝代,都覺得金髮碧眼不好看[doge])

(因為羅馬真的是黑髮黑瞳,就算是現在,意大利的黑髮人也很多)

網友e:精羅偶爾會狂喜,但永遠在落淚。

回覆:大聲告訴我,神羅正統在哪裡!

網友f:大漢:我們是非常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是很溫柔和善的,不信你可以問問我周邊的國家。

周邊被揍得鼻青臉腫的國家:啊對對對,他說的都對,他說什麼都是對的。

網友g:感覺挺悲哀的。漢朝時身在亞歐兩大陸的兩個巨型帝國彼此知曉對方的存在,還能有這樣多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