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22章 造紙術

這讓蘇粒想到了之前刷李子柒的視頻,也是這種感覺。

她點開評論區

網友A:以前讀書人買不起筆墨紙硯是有原因的[泣不成聲]

網友B:多看看你的視頻為穿越做準備[暗中觀察][暗中觀察]

回覆:(這些手工,我拿著手機一步步對比我都搞不出來[流淚])

網友C:那麼問題來了,東漢時期有石灰嗎?

回覆:(古代石灰燒製是用貝殼,不是石頭。沒想到吧,而且是西周的時候就有這技術[看])

網友d:麻紙是中國古人的重要發明,由東漢蔡倫改進,成為中國古代圖書典籍的用紙之一。

麻紙的特點是纖維長,紙漿粗,紙質堅韌。雖歷經千餘年亦不易變脆、變色。

由漢至唐,麻紙一直是產量最大的紙。自宋以後,由於造紙業的發展,麻紙的優勢地位逐漸被別的紙類所代替。[呲牙]

網友e:真的很難想象,老祖宗是怎麼一點一點把這些東西琢磨出來的。

回覆:(他們缺的是科技,腦子說不定比我們好使)

(對的,我們好多技術都失傳了。特別是古代傳男不傳女)

網友f:不是哥們,你蔡倫啊

網友g:《穿越者必備技能培訓中心》[不失禮貌的微笑]

——————

東漢以前的人都沸騰了。

終於,他們終於等到了!!!

嬴政激動的直接喊:“快畫下來!”

周圍人也激動的很,李斯嫌別人寫的慢,直接搶過筆自己來。

這個簡直太有用了,而且製作簡單,連材料裡比較難理解的‘石灰’後人都給他解釋了。

這真是最近以來難得的一件喜事了。

史傳,秦始皇贏政每天要批閱的奏章按照重量可以用石來計算。

換算成現在,一石約等於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說我們的始皇大大,一天就要批改幾百斤的秦章。

所以嬴政對激動可想而知,他每天那麼多奏章,不僅要批閱,還得挪來挪去,以往不知道,只能這樣將就著。

可現在不一樣了啊。

紙真是個好東西,不愧是四大發明之一!

這個後人真是給他帶來好大驚喜,甚至後人挖了他的兵馬俑他現在都勉強能忍一忍了。

這樣想想,也能明白為什麼有些皇帝不愛理朝政了。

……

漢,劉邦也很高興啊,他大漢真是人才輩出,彩,大彩!

不愧是我大漢的人,連個太監都這麼牛,在位的是他哪個孫子,這種人才怎麼說割就割。

不過又聽到這個蔡倫政治風評不好,也就不去多想了。

……

漢武帝時期,劉徹正命人奮筆疾書,他感嘆:“這樣的人才怎麼不是我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