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15章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網友C:曾經唐朝和阿拉伯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也就是那場怛羅斯之戰。

當時唐朝軍隊的數量是非常少的,再加上這個時候盟友出現了叛亂,因此導致了唐軍失敗。

後面唐朝軍隊準備了很長時間,期望能夠一雪前恥,卻被唐朝內部的一場叛亂打亂了。

這場叛亂就是安史之亂,當時為了能夠對付這個威脅,朝廷將安西這些地區的軍隊調往內地平亂。

這就導致了一個致命結果,安西四鎮被吐蕃趁火打劫。

他們佔領了唐朝的一些地盤,並且還將安西四鎮和朝廷的聯繫都給中斷了。

後面大唐想要重新經營安西地區,所以就派出了郭昕擔任安西的一把手。

這個人就是那個郭老令公的侄子,但是在他到達安西四鎮不久之後,就徹底和朝廷失去了聯繫。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認為他們已經戰死了,畢竟這個時候安西這些地方都是在吐蕃的控制之下。

但是郭昕在西域帶著幾千士兵常年戰鬥在四鎮之間,而且堅持了15年的時間。

後面他們終於和朝廷有了聯繫,這讓當時的朝廷非常吃驚。

當他們知道安西地區還在唐軍的手中時,滿朝文武感動的淚流滿面。

唐德宗因此加封郭昕為安西大都護, 並且封了一個武威郡王。

給這些將士全都連升七級。

但朝廷卻沒有什麼實際的軍事援助。

後面負責接洽的隴右節度使發動了兵變,導致了大唐更加沒有能力去幫助郭昕了。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郭昕他們選擇投降,也算是對得起唐朝了,但是這些人還是選擇了抵抗。

又接著讓安西四鎮在唐軍手中存在了27年。

也就是說他們在與唐朝失去了聯繫的42年中,都是一直選擇戰鬥。

最後這群曾經年輕的小夥子,也都變成了滿頭白髮,最後在僅僅剩下一座孤城的時候,他們依舊是選擇了死戰。

數千名白髮蒼蒼的老兵在郭昕的帶領下,衝向了十萬吐蕃精銳,讓他們見識了大唐的鐵血軍魂。

這些鐵血軍人的精神,才是大唐名揚世界的脊樑和支柱,也是我們這些華夏後人繼承下來的最重要的精神財產!!!

網友d:可是,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永遠征服這塊土地,正如吐蕃最後離去一樣,西夏遲早也會離開。到時,你我的子孫將會留下來,就像那離離原上草,因為長眠在這塊土地上的漢人之魂,要比其他任何民族都多得多。告訴你,此地是漢土。——井上靖《敦煌》

回覆

(想起來挫宋眼睜睜的看著歸義軍被西夏所滅而不救援,導致河西一去900年。感覺心裡堵得慌。)

(最後是什麼時候又殺回去的?)

(清朝中期,不得不說清朝還是幹了點好事的 )

(清朝畢竟是後面的王朝,吸取了前面幾個朝代的教訓。只不過就是少數族裔統治多數,不敢相信群眾發動群眾,沒有漢唐的胸懷氣象,沒有四海仰望的那種天朝上國的姿態。)

(但他後面拉胯也是真拉胯[發怒])

網友e:影片最後一幕也不是援軍,應該是幻想。這群孤懸西域的安西軍,一生都沒有等來援兵。

網友f:我想起了十三將歸玉門

——————

天幕播完後,大唐上下皆是淚溼滿襟。

視頻本來就比簡單的文字描述有衝擊力。

加上音樂和環境的渲染。那兩個士兵在沙漠中艱苦前行的緊張氣氛;那些商人追上唐軍,本以為是一場惡戰,沒想到商人卻是來幫助他們的……

還有那個想要逃跑的盧十四,一直說著不值得,郭將軍死後,卻一個人默默帶著軍資前行……

還有那些滿頭白髮的將軍……

這種夾雜著人性,不是純粹的好與壞,反而更讓人深受感觸。

何止是大唐人,天幕下不管知不知道這個歷史的人們都傷心的抹眼淚。

對於從來沒有看過電影的古人,這部宣傳片的威力可想而知,彷彿就是真實發生的。

看到兩個唐軍與敵人苦戰的時候,甚至有人跳起來大罵敵軍,恨不得自己上去給他兩拳。

那些重農抑商的朝代,在看到商人時,臉色都好了一點。

李世民本來就是一個情緒豐富的皇帝,他看的都快哭昏過去了。

朝臣們也各各都熱淚盈眶。

“都是大唐的好將士,是大唐對不住你們啊!”

他想到奮戰到最後一人的將士,想到那些白髮兵,就恨的發狠。

這些人,是大唐名揚世界的脊樑和支柱啊!

我大唐,何其有幸,能擁有這麼好的將士們來守護!

那西域,竟然就一別千年了嗎。

他們辛苦建立的大唐,就是這麼被兒孫揮霍的嗎!

該死的李隆基,這個安史之亂到底是如何發生的,真想立個祖訓,所有叫李隆基的都不準當皇帝!

不過若是他改名怎麼辦。

氣的李世民甚至都想揍李承乾出出氣。

長孫無忌上前:“陛下,這天幕雖然道出了災禍,卻也表達了後人對我們的認可啊。”

“後人認可我們大唐,我們是天朝上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