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冬瓜 作品

第44章 陳慶之

 天監二十三年正月(公元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反叛失敗,打不過北魏大軍,退走彭城,無奈派人找到梁武帝向他投誠。梁武帝開始不願意接受,雖然北魏內亂不斷,但依然兵強馬壯,南梁國還打不過北魏國。

 梁武帝就去找謀士範雲問詢,範雲建議,派遣三路人馬去接應元法僧,如果這一仗打勝了,就可以得到北魏重鎮徐州,如果敗了,也不會失了民心。

 三軍出戰都得有個統帥,這個時候梁武帝想起了身邊的一個特殊人物——陳慶之。

 陳慶之,生於公元484年,字子云,義興郡國山縣(今江蘇省宜興市)人。陳慶之身體孱弱,是個文弱書生,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自幼便追隨在梁武帝蕭衍的身邊。

 蕭衍很喜歡下棋,可以整日整夜不睡覺的下,找不到一個可以陪他一直下棋的人。但是隻要叫到陳慶之,隨叫隨到,蕭衍下多久就能陪他多久。長此以往,梁武帝就對他很是信賴。

 梁武帝派對身邊的老太監道:“去把陳慶之叫過來。”

 老太監應道:“是,陛下。”

 陳慶之來了後,梁武帝問他:“你可願意帶兵出征北魏徐州?”

 陳慶之聽到讓他領兵打仗,當然願意,心裡在想:“熬了四十一年,總算熬出頭了,打仗做頭不就是將軍嗎,傻子才不願意呢!”口上答道:“陛下,微臣願意!”

 於是梁武帝封他為武威將軍,讓他帶領一支軍隊前去迎接元法僧。對於這個決定,朝堂上下議論紛紛,不少人認為讓一個文弱書生領兵打仗太過冒險。但梁武帝堅信陳慶之的能力,他認為陳慶之不僅聰明機智,而且善於用兵,只是缺少表現的機會。

 蕭統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了這個消息,朝廷要派兵去攻打北魏,北魏曾經派人兩次刺殺於他,他一直都恨的牙癢癢,“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今兩年了都始終沒忘記,當即找到了梁武帝。

 蕭統道:“父皇,我也想隨陳將軍一起出徵北魏,刺殺之仇不可不報!我也想建功立業,幫父皇分擔一些國家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