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魚的人 作品

第95章 黃年米果

 “一個人蹲在石臼旁用冷水溼手給大禾米翻面,兩個人輪流砸!” 

 “特別好玩,把大禾米搗爛,再做成湯盆大小陰乾,放水裡養著,可以一直保留整個正月,可以炒著吃,蒸熟蘸白糖吃。很好吃。” 

 “其實,黃年米果和西南那邊的餈粑很像,主要我們南安黃年米果是需要用一種叫黃年柴的小灌木燒灰。然後灰水澄清後浸泡大禾米一夜,再上飯甑蒸熟。” 

 “再用木錘砸,搗爛米飯做得,米果黃顏色,帶著自然的黃年柴香,很有特色的地方小吃。還有我們那的燙皮,已經成產業了,有專門做燙皮的早餐店,做炒燙皮的食品廠!已經發展成一個大產業了。” 

 “真好!”林晨說。 

 “林哥,你在部隊兩年,好玩嗎?”秦衛平問。 

 “我們是邊防部隊,不好玩。那裡很偏遠,基本上我們士兵就是訓練,巡邏,站崗! 

 去一趟縣城都要開車三四個小時,全是山路。大部分雖然是柏油路面,人煙稀少。周圍沒有村鎮,所以比較單調枯燥。 

 我當兵兩年,就進過一次縣城,其他時間基本就是在哨所和巡邏線上度過的。” 

 “你當兵遇到過什麼險情嗎,比如抓個偷越國境,毒販啊什麼的?”李強問。 

 “沒有,就幫老百姓找過一回走失的牲畜,而且還是牲畜處於發情期自己跑出來找女朋友,沒往國境線去,是跑到另一家牧場去了的。” 

 “那不是很無聊?”秦衛平說。 

 “有一點,哨所就那些戰友,大家天天在一起,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是真實的。” 

 “不過我們還有很多辦法應對無聊和寂寞。我們會組織各種比賽,各種學習,各種興趣愛好培訓。尤其是給界碑描紅,在國界上面對紅旗宣誓。我覺得特別自豪!” 

 “說說你們自己情況吧,大家都是一個寢室的兄弟。”林晨說。 

 “我說是東海市的,但是往上三代太爺爺是江東省,江北的。 

 我太爺因為家裡窮,弟兄姊妹多,逃荒跑出來的,剛到東海就在碼頭上扛大包,幫洋人卸貨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