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歌 作品

第五十三章 齊身治國平天下,百無一用是書生

 眾學子紛紛點頭應聲,孔蘇如此一說,更易令人理解。

 孔蘇點頭示意,“那此處的理字又是何解?”

 有士子起身答道:“孔先生,此處的理是正理,真理,而不是自身所想,自身所言。”

 “就好比那‘君子不重則不威’,您當初所給出的解釋乃是遇上意見相左之人,便可下重手,此處的意見二字不是正的自我心中之意見,而是正理與真理。”

 “沒錯!正是如此!我們講的理不是自認為的理,而是儒道傳承千百年來的理!”

 孔蘇話音一轉:“只不過是講不通時,用一雙拳頭令人好好聽著而已。”

 “好了,該講與諸位的,我都已言明,若是往後學宮之中再有藉著我孔蘇所授蠻不講理、橫行霸道之人,我孔蘇會用這雙拳頭教教他真正的理。”

 這堂課剩下的時間,孔蘇拿起課本開始照貓畫虎起來。

 在眾學子認真聽講之時,王祭酒則是一直思索孔蘇此前言語之中的漏洞。

 今日他來尋釁,正是欲藉著正統儒道學說抨擊孔蘇那橫練學說,可是沒想到孔蘇竟然來了這麼一手,竟然清晰闡釋了其學說之中的遺漏所在。

 這令王祭酒一時半會兒拿孔蘇沒法子了。

 思來想去王祭酒似乎只能從孔蘇那句‘道理講不通時,便用一雙拳頭令人好好聽著’之中找到其不是破綻的破綻。

 無論如何,身為讀書人,怎可以拳頭教人識理,若真是如此,上陰學宮諸多講師、祭酒先生授課講理之時,若是遇上意見不同的學子,豈不是可以拳轟之?

 王祭酒心中自我慰藉,總算是找到孔蘇的破綻。

 實則是因恨甚至不惜刻意曲解孔蘇之意。

 講理講不通與學識之辯乃是大相徑庭。

 “今日便講到此處吧,今日我所授內容,爾等下課之後,定要將其說於未曾前來聽課的同窗,好叫他們知曉其中真意。”

 眾士子紛紛點頭應下。

 孔蘇正欲離去之時,準備良久的王祭酒忽的拍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