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劉備託孤

 原來,馬謖早就見過桓治,阿斗給予桓治金銀甲冑就是通過馬謖操辦的,而且馬謖承諾過桓治,士家搬遷之後,桓治可為交州刺史。無論東吳怎麼給出承諾,都不會比這個承諾大,而且蜀漢的信譽比較好,所以桓治早就投降了。 

 諸葛亮在得知士燮死之後就已開始謀劃交州,孫權會逼反士燮的後人在他的意料之中,士徽造反也早就被他料到了,而且諸葛亮料定了,即便士徽造反也沒有多少交州大族會跟隨,因為不是每個家族都有勇氣去對抗東吳的。 

 諸葛亮先是讓阿斗去策反桓家,桓治投降之後,諸葛亮的本意是讓桓治在士徽叛亂之後去進攻士徽,這樣一是可以贏得呂岱的信任,二是可以在呂岱的支持下取得更多本地大族的支持,方便以後他配合蜀漢掌控交州。 

 果不其然,後來士徽叛亂了,好巧不巧的殺了桓鄰。士徽殺桓鄰是個變故,畢竟諸葛亮也是人,不能未卜先知,但是這個變故不影響他利用桓家取代士家的計劃,反而讓桓治更有理由去攻打士徽了。 

 桓治攻打士徽是諸葛亮的第一步; 

 桓治將士徽逼入絕境之後馬謖見士徽是第二步; 

 當呂岱派人招降士徽之時讓士徽詐降呂岱是第三步; 

 士徽投降,呂岱必然親臨調停士家和桓家的矛盾,二人和解呂岱肯定會設宴,此時交州之亂平息,呂岱防備必然鬆懈,鬆懈的呂岱在宴會之時必然不會帶很多親衛,這樣王平的“無當飛軍”假扮士、桓二人的親兵就可以輕鬆殺死呂岱是第四步。 

 一環扣一環,既有對人心的把控,也有對大勢的引導,所以呂岱死了,讓諸葛亮親自算計到這個地步,死的一點都不冤。 

 呂岱死後,李恢帶兵攻打鬱林郡,當呂岱死的消息傳到東吳的時候,鬱林郡已經被李恢和王平打下來了,孫權急忙召群臣商議對策。 

 孫權道:“呂岱被交州的士家士徽和桓家的桓治聯合殺死,之後二人攜交州投降了蜀漢,諸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啊?” 

 此時孫邵已死,顧雍為相,顧雍道:“陛下,交州對我吳國重要性不必多言,我們和蜀漢本有盟約,蜀漢如此背信棄義,陛下當先派出使臣向蜀漢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