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經營荊州

 阿斗在荊州走了一圈之後,內心百感交集,這個時代豪門大族已經開始了土地兼併,但是由於人少地多,農民還有能餬口的土地,只是雜役太多,所以老百姓的日子還是很苦。 

 其實阿斗對自己的能力很清楚,但是又很不清楚。人都是這樣的,有獨立個體的一面,也有社會性的一面,當你是個體時,最瞭解的人是自己,當你在一個社會群體中時,往往自己對自己的定位和群體對自己的定位不一致,導致最不瞭解自己的人還是自己,阿斗之前都處在這樣一個局面裡。 

 他還是認為自己經營管理能力為零,只有智商在線,但是智商已經固化在編碼裡,他不知道的是在兩千後的社會,管理學早已經把複雜的社會關係和人性研究透了,他的耳濡目染足以讓他在兩千年前成為了管理的理論大師了。 

 阿斗慶幸自己上輩子還算是個好學生,對於毛概還能學進去,所以現在他會吃力的用他那漿糊般的思維去思考怎麼經營荊州。第一件事就是調查研究,教員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所以阿斗在劉備視察荊州的時候,自己也開始了對南郡的調研,並且有了初步的認識,對於經營荊州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 

 這個時代幾乎靠農業支撐著,由於連年戰爭,工商業並不發達,但是農業創造的收益很難養活軍隊,所以才有了軍屯這種形式。再加上因為戰爭,老百姓要做很多徭役,同時還要應付名目繁多的苛捐老百姓大都骨瘦如柴,一貧如洗。 

 不過阿斗調研了南郡之後發現荊州居然有工商業的基礎,首先荊州在劉表治理的二十多年裡,由於劉表的圓滑處事,荊州一直是和平的,老百姓雖然貧苦,但是士紳相對富足,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其次荊州地理位置優越,長江貫穿其中,且荊州內河網縱橫,有利於運輸。這個時代公路不發達,鐵路更不用想,水運才是王道,荊州的條件很優越。因此阿斗決定從工商業著手,一是賺錢養一支專業軍隊,發軍餉的那種;二是為了豐富地方的經濟組成,得讓老百姓能夠吃飽飯;與此同時還要大力鼓勵農民發展養殖業,荊州多水,可以發展漁業,多山地可以養豬。 

 阿斗調研的時候就發現,後世農村最常見的豬居然很少有人家養,一問原因,都說不長肉,而且肉很難吃,還不如餵羊。他自己嘗試著吃了,不加佐料煮出來的豬肉真是又土又腥,毫無口感,究其原因,一是品種,這個時代的豬都是黑豬,出肉率低不說,肉中還多筋;二是因為公豬都沒有煽,精力太旺盛了,肌肉太緊實,不好煮,難嚼動。 

 阿斗曾勸人將公豬煽了,那老農說道:“不煽還能吃些肉,煽了大都會死的。”這個時代人都不注意衛生,自然不會管豬的衛生,所以煽了的公豬,死亡率太高了。 

 問題已經發現了,解決這些事情以阿斗現在的能力肯定是解決不了的,但是阿斗懂解決問題的方法啊,至於說管理能力,不是還有公孫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