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卵石 作品

第43章 不務正業的阿斗

 就在曹丕登位之時,劉備準備回成都了。荊州的精兵經此一役只剩下一萬,守護四郡力有所不逮。因此劉備在和法正及群臣商議之後留下了將近三萬人。 

 劉備回去前,阿斗特意叮囑了兩件事,第一件是南征孟獲必須以軍師諸葛孔明的計謀,只有軍師能收服孟獲。此時劉備自然不以為意,回去之後親自帶領馬超、趙雲去打孟獲,結果是一敗再敗,還差點把法正撂在南疆,此是後話。 

 第二件事還是“高築牆、廣積糧。”休養生息至少兩年,積蓄人力物力,到時候再圖四方。 

 劉備臨行之際對阿斗說道:“你說你要留在荊州幹一番事業,我不強迫你跟我走,只是你須記住,要多讀書,還要謹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阿斗說道:“我記下了!” 

 劉備又道:“在荊州你須得事事請示你二叔,不得自專。” 

 阿斗說道:“我記下了!” 

 阿斗被留下了,不僅僅是因為劉備願意尊從他的意願讓他在荊州折騰,還因為文藝兵的宣傳效果實在是太好了,軍營演出之後,士兵作為蜀漢的士兵就有了自豪感和使命感,而且對劉備的忠心慢慢超出對家族的歸屬感,將領參見劉備的時候都更加尊敬甚至虔誠,這讓劉備第一次見識到了思想的力量,民心如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劉備回去之後,關羽又成了荊州名義上的第一人,沒辦法,劉備手下如今也算是將領如雲,但是能稱得上帥才的,關羽是一個,張飛是一個,馬超算上大半個吧。他們三個之中只有關羽熟悉水戰,荊州這地方,大概率打的還是水仗,所以不管滿朝文武對關羽此次北伐什麼看法,關羽都是鎮守荊州的不二人選,更不用說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對東吳又有切骨之恨。 

 為什麼說關羽是名義上的荊州第一人呢,因為漢中王太子阿斗在,關羽必須得事事遷就阿斗。 

 比如阿斗現在就讓糜威在江陵西邊的山下建了一個大型的鹽場、酒廠,而且要求快速建成,這就要走了五千士兵。 

 再比如阿斗好好的書不讀,非要做生意,荊州地處交通要道,做生意就做生意吧,關羽也不想多問,但是阿斗不但要和曹魏做生意,還要和孫權做生意,這就讓關羽多少有些不滿了。 

 阿斗居然要和孫權商議,用精鹽和烈酒的獨家經營權換取交州一種叫甘蔗的東西,然後由他出資收購,關羽不想和東吳鼠王孫權再有任何往來了,阻攔了三四次,阿斗都不聽,還帶的關興跟著他一起違逆這個老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