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卵石 作品

第40章 戰俘換長沙

 春秋戰國開始,人才的流動就已經是常態化,遠離家園在他國為官者不知凡幾,家人不見遭害。到了三國時期,還保留著這美好的傳統,因此劉備是不在意這一萬多降卒的家眷會如何的。 

 這就代表著,在劉備心裡,其實長沙郡要比這一萬多降卒重要些,但是阿斗不一樣,這具身體裡裝的是一個兩千年後的靈魂,這個靈魂是看過《士兵突擊》的,骨子裡認為軍人就應該有著“不拋棄,不放棄”的鋼七連精神。 

 阿斗看劉備看向自己,便說道:“父親,我認為別說長沙郡,就是依舊劃江而治都應該把人換回來,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是此事不應該這樣簡單的交換。” 

 劉備看著阿斗,和藹可親,說道:“我兒儘管說來!” 

 阿斗道:“這件事吧,要分三步來做,第一步將江陵守城的情況給荊州父老說一下,呂蒙用刀槍逼荊州的降兵來攻江陵,讓我們江陵的士兵自相殘殺,讓兒子攻打父親,弟弟攻擊哥哥,讓父子反目,兄弟相殘,是歷代以來少見的人間慘劇。第二步是告訴大家,孫權還準備用荊州的降兵去打長沙,因為他不想安置荊州的降兵,就是希望荊州降兵在攻城戰中死絕了,父親為了避免荊州士兵無謂的死傷,只得願意用長沙郡來換俘虜。第三步父親要親自去一趟長沙,告訴長沙的父老,你將長沙割讓給孫權有不得已的理由,對於孫權用降兵攻江陵的事情要大為宣揚,最後就說為了避免荊州人的互相殘殺,只得將長沙割讓。” 

 劉備問道:“然後呢?” 

 阿斗道:“然後舉行一個盛大的交換儀式,並將所有的士卒聚在一起發表一個演說。要告訴他們這次是失敗並不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因為東吳的背信棄義,所被俘虜的將士本來有機會攻下許都,營救皇帝做個英雄的。” 

 劉備道:“接著說。” 

 阿斗繼續說道:“之後,把所有的俘虜都集中起來進行思想教育,就算其中有個別奸細,我們也能改造了他們。” 

 法正問道:“怎麼進行思想教育?” 

 阿斗道:“講評書、演話劇、批評與自我批評等等,這個你們不懂,交給我來做,總之我可以保證,只要父親能把換俘做好,以後荊州誰都搶不走了,就是搶走,老百姓也不會服從他的管理。” 

 劉備聽了阿斗的話,根本不理解什麼叫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時代的人,只要手裡有地,地裡能打糧,士兵大都是有奶就是娘,那在乎誰忠誰奸,董卓當時不一樣手握幾十萬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