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連鎖反應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曹操絕對不會派于禁去救樊城,要派就直接派張遼或者徐晃;孫權絕對不會去攻打江陵,要打就打合肥,打下合肥拿下徐州一路出兵青州兗州,一路白衣渡江拿下荊州然後兩路合圍曹操,則可直接佔據東部半壁江山;而劉備絕對不會讓關羽出荊州,就算出兵也得等手下的人把利益分配完,一個從漢中出發,一個從荊州出發,兄弟兩個一起上。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在三國還未開始的時候,有一個絕佳的統一機會,只是三個人的三個選擇都錯了。 

 關羽水淹七軍之後,本來只是生擒于禁,任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多米諾骨牌一旦推到了第一塊,後面便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首先是弘農郡陸渾縣的孫狼,早先因為曹操一連串的在荊州用兵,南陽郡及周邊雜役過重,百姓苦不堪言,孫狼起兵反曹,殺掉縣官之後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一直在被曹兵圍剿,直到關羽進攻襄樊,曹兵被逼支援襄樊,孫狼才喘一口氣。此時孫狼派人和關羽取得了聯繫。 

 要知道關羽一向是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的,對於這種來自民間的反曹鬥士本就高看高看一眼,再說關羽也清楚,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的概念,於是接納了孫狼,給封了官。 

 這一接納、封官不要緊,在孫狼的示範作用下樑縣、郟縣的反曹力量紛紛起兵。梁縣、郟縣這一帶一直是苛捐雜稅過重的地區,赤壁之戰之時,多有勞夫死於赤壁,再加上不是曹操管理的核心區域經常被區別對待,地方百姓早就對曹操敢怒不敢言了,看見孫狼起兵得到關羽的支持,再想想劉備當初的攜民渡江一系列仁義之舉,紛紛加入反曹的陣營。 

 梁縣、郟縣的起兵,又引得秦嶺、太行引得各路山賊土匪的遙相呼應。秦嶺、太行兩個山脈都是連綿的大山,黃巾餘孽,躲避戰亂者,各地犯罪的罪犯上山落草的不知凡幾。秦嶺、太行亂起來,使得本來還能被剿滅的亂軍有了很大的戰略緩衝之地,可以說這幾股亂軍一旦回師太行山或者秦嶺山脈,就是插在曹操心臟邊上的一個大號的釘子。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各地的武裝力量都願意歸附關羽,而關羽呢?遠的給封官,近一點的要裝備給裝備,要人給人。這麼一通騷操作下來,許都以南的反曹力量在關羽的大旗下形成了一個鮮明的統一戰線。 

 細思起來,這事不怪別人,就是曹操的錯,曹操自從攻打荊州,這十幾年實在是害苦了南陽周邊的百姓,在南陽郡的百姓心裡面,天下苦曹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