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阿斗來信

 劉禪被吳夫人要求著靜養三日,這三日劉禪自然不會躺在床上靜養,他一直在思考怎麼解決荊州的危局,還別說,真讓他想出來了一點東西。 

 如果說智商,劉禪從來都不覺得現代人會比古人高,諸葛亮法正就是放到現在那也是頂級的Ceo,自己在現代也就是屬於社會邊角料那個級別的,怎麼比! 

 但是自己有的是什麼,是信息,遠超過這個時代2000年的信息,只要自己願意,稍微改變一下歷史走向還是沒有問題的。對於建安二十四年,什麼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若問劉備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劉備的回答肯定不是進位漢中王,如果可以,他寧願用這個漢中王去換二弟關羽能活過來。 

 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都立了戰功,關羽此刻怎能不急,當初分封五虎將之時,關羽就曾說過“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如今這個老卒已經陣斬夏侯淵,幫助大哥進位了漢中王。而關羽自詡英勇,卻只能困守荊州,手中青龍偃月刀早已經飢渴難耐了。 

 於是“飢渴難耐”的關羽就向劉備請戰,擒于禁、斬龐德、困曹仁,黃河以南各地紛紛響應,逼得曹操幾欲遷都,《三國志》用五個字進行了評價“羽威震華夏”,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對武將難得的盛譽。 

 但是後來被呂蒙白衣渡江,偷了“水晶”,以至於關羽敗走麥城之後被東吳俘虜並砍了腦袋。關羽的大意失荊州使得諸葛亮的隆中對戛然而止,使得劉備徹底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可能。 

 桃園三結義本就兄弟情深,聽聞東吳殺了關二爺,張飛發誓一定要報仇,卻被範疆、張達所殺,帶著他的腦袋投降了東吳,劉備一下子失去了最重要的兩個臂膀。無論滿朝文武如何勸說,劉備滿腦子的都是復仇,於是準備了2年之後出兵伐吳,而劉備伐吳的夷陵之戰更是將蜀中本來大好的局面搞得一敗塗地。 

 公元219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關羽之死,可以說他的死直接決定了三國的走向,間接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劉禪想到這兒覺得應該給劉備提個醒,如果劉備能勸說關羽守住荊州,那將來自己長大手中有兵有將還有《三國演義》,必然能帶蜀國走向另一個局面,於是劉禪就拿出紙筆給劉備寫信。 

 父親大人在上,兒劉禪頓首拜上:兒聽聞父親進位漢中王,為父親賀,為大漢賀,為天下賀。兒知父親志在匡扶社稷興復漢室,根本無意進位漢中王,如今倉促行事必是聽了謀士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