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碩莫薯 作品

第94章 所謂朝政

 禮部官員站了出來,附議啊我們,太附議了,面子重要啊咱大康,以往咱對各國使團都不孬,演武日齊聚一堂,支稜起來啊咱得,十八拜都拜了了,不能最後一哆嗦沒哆嗦出來,至於說軍伍拖欠糧餉這事,不重要吧我覺著,也不是拖欠一天兩天了,再緩緩。 

 刑部官員出來了,哦豁,你是個悶墩兒喔,嫩像嫩娘個賴格寶似滴,各國使團在京中安逸的不像話,整日惹是生非,惹毛了多少刁…多少百姓,刑部整日焦頭爛額,還給各國使團花錢,他們是你老漢不成。 

 刑部點燃了導火索,看似罵禮部,實則問責鴻臚寺太慣著各國使團。 

 鴻臚寺呢,原本就是從禮部分出去的,禮部官員哪能忍氣吞聲,然後就開噴了。 

 這就是朝堂,這就是權力中樞,這就是決定國朝命運之地。 

 各衙署為了政績,爭取利益。 

 各官員為了名聲,為了升官發財,相互攻訐。 

 兵部要錢,軍伍沒糧餉了。 

 戶部兩手一攤,沒錢,愛咋咋地,我們是管理錢糧的,不是賺錢的。 

 鴻臚寺要打腫臉充胖子,軍伍是咱自己的軍伍,咱能管著,各國使團可不是,咱管不著,所以咱得伺候好了,似乎伺候好了他們,大康朝就會被高看一眼似的。 

 禮部和稀泥,什麼事都能管一下,什麼事還管的不是太多,永遠都在刷存在感,有便宜就佔,有虧就避。 

 刑部不在乎演武花多少錢,甚至不在乎各國使團是否在城中惹是生非,他們只是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京中治安不好,可以是京兆府的鍋,可以是鴻臚寺的鍋,可以是任何人的鍋,但是絕對不能是我們刑部的鍋。 

 吏部出來拉架,很公平,沒有向著任何人,他們只是為了宣示某種權利,某種可以管理官員的權利,僅此而已。 

 這就是朝堂,這就是權利的金字塔頂端,龍椅的天子沒辦法去顧及到每一名百姓,所以有三省。 

 三省大佬們沒辦法面面俱到,所以交給六部。 

 六部尚書整日公務繁忙,只能交給下面的官員。 

 下面的官員忙著爭權奪利,只能交給屬官。 

 屬官再甄別一下,哪個急,哪個不急,哪個辦好了對自己有利,哪個辦不好耽誤升官發財。 

 任何一位皇帝,他或許會關心百姓們吃的飽不飽,穿的暖不暖,但是他一定不會關心城中的某一位百姓,比如是張三,比如是李四,比如是王二麻子,他不會關心某一個人吃的飽不飽。 

 任何一位大臣,他或許會關心百姓過的好不好,但是他一定不會關心某一位百姓過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