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碩莫薯 作品

第54章 牽扯甚大

 太子三大老師,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稱東宮三少。 

 師教文,傅教武,少保是保鏢。 

 名義上是這樣,實際上三個都是虛銜,算是榮譽稱號,除了少保外,前兩個沒任何實權。 

 本朝沒有太子少傅與太子少保,只有一個太子少師。 

 當年太子少師季伯昌與當今天子康止戈曾在南地高陽山求學,那時二人便已熟識。 

 季家在南地極有威望,雖是世家卻鮮少有子弟為官,加之詩禮傳家可謂道德典範,康止戈極為欽佩。 

 前朝末期時昏君不理朝政,亂世即現,季伯昌孤身入京,以南地大儒的身份入朝覲見天子。 

 誰知他到了開朝出班跪下時,開口就是悉數京中十六大惡之罪狀,大罪二十一,小罪四十五,前十五人都是前朝的大人物,權貴、皇親國戚,各衙重臣也有,這第十六人正是前朝天子。 

 就在龍椅下,百官面前,季伯昌講前朝天子罵的體無完膚。 

 後果可想而知,季伯昌被打入天牢,宮中也派遣禁衛前去南地捉拿其他季家人,此事可謂是轟動天下,甚至可以說這次事件也是康止戈舉旗造反的導火索之一。 

 那時士林之中已是怨聲載道,無不為季伯昌鳴不平。 

 之後的事情天下人都知道了,康止戈知曉季伯昌品性,早就在其入京前就派了人去南地將季家人給帶去了西關,而接季家人的正是當今的幽王殿下齊懷武。 

 齊懷武前往南地並非只是為了接季家人,還去了南關以及各地折衝府響應康止戈造反。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那時季伯昌與齊懷武有了交情,並且定了個娃娃親。 

 之後一西一南,至少七成軍伍都響應康止戈,之後兩路大軍直逼京城改朝換代,康止戈奪了宮後才將季伯昌從天牢之中放了出來。 

 之後康止戈登基為帝,便封了季伯昌一個太子少師的官職,雖是虛銜卻也是最為清貴。 

 季伯昌的大名早已傳遍天下,天下各地士林以京中為首,京中士林中人又無不以季伯昌為道德榜樣,由此可見其名聲與影響力,就連天子都是禮讓三分敬佩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