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人 作品

第141章 見聞(五)

 徐介說他的方案便是組織精銳人馬攜帶連弩對胡虜首領進行刺殺,這樣必能引起胡虜大亂,而且如果狙殺胡虜頭領相對較容易,他們的首領最喜四處遊獵,這便給我們創造了機會。 

 他們幾人就出兵方案各抒己見,方案各有優缺點,一時相持不下。 

 最後引起了三位大人的注意,方雄是個開朗的性格,他們三人爭論已是老話題,誰也不能說服誰,而大王又將他們們理論揉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現在如果再加上商家代表賈宜慶,和未來的兵家代表那工丶農丶兵丶商,國之四體基本就算集齊了,只是儒家能不能代表農現在還不好說,方雄想先確定誰最有可能代表兵家,確定了兵家,他才能想辦法代表農家,目前,他己經發現最有可能成為農家苗子的讀書人,只差親自拜會見一見他。 

 今天在宴席上他雖與墨家丶法家代表爭論,但它也隨時留意目前軍方几人的言論,順風將軍雖是秦人,但他的思考方式偏向胡虜,崇尚力量,對於治理國家一竅不通,所以他的行軍方案偏向進攻,但沒有後續,他的這種方案如果是在草原或域外行軍,大王或許會採納,正向大王說的,在敵戰區採取以戰養戰的方法最合算,如果換成中土,大王肯定不會同意作戰方案。 

 因為大王早已將中土視為大秦帝國的領土,任何毀壞都會激起大王的怒火,看一看望北城和定北城便知大王的心思,大王向來對漢人網開一面,但是攻打望北城時,曾下誅殺令,只要是在城內縱火者立斬,這道命令讓墨家劍士斬殺了數百人,這可是很罕見的,定北城也是如此,可以說大王拿下的城池除了人什麼都不用換。 

 所以順風將軍以後最大的可能是去西邊打匈人,或是去中京殺羯族人,秋月將軍是大王指定的王庭城衛將軍,這決定了她無論如何優秀都不可能領軍出征,她也代表不了兵家。 

 那目前的將軍只剩徐介將軍,只說徐介將軍的方案,他是跟隨大王的老人了,知道一些隱秘,比如他知道大王的行事風格,也深受大王的影響,他一路親眼見到大王擒殺主帥,斬殺將領,讓胡虜失去指揮,失去組織能力,便認為其他人經過嚴酷訓練再裝備精良盔甲配備先進秦弩便會象大王一樣,使胡虜潰逃。